(本文原写于2021年,陪护父亲期间在医院所写,父亲已仙逝,仅以这些文章来怀念我敬爱的父亲。)
4月13日夜23:00 星期二 阴天
今天是给父亲陪床的第五天,早餐吃的较早,照往常一样要去放疗室放疗,父亲建议去早点,反正输液要等到放疗结束才能进行,在病房里等着,不如早点去放疗那边排队,早点做完放疗也能早点开始输液。8:50我们就下去了,放疗外面走廊里已经有部分患者及家属在排队等候了,我给医生报名后开始在外面等候,后面又来了一位老人,看样子比父亲年龄大些,父亲跟老人很熟悉地打起招呼来,原来老人跟父亲在同一层病房住着,之前就在一起聊过天,老人是他女儿陪同的,老人来自汉中洋县,跟父亲一样,都是食管癌,老人说自己胆小,医生建议手术,但他害怕手术,所以选择了放疗。父亲其实是很愿意跟别人沟通交流的,尤其是这些肿瘤患者,这也许就是同病相怜吧,但因为声音嘶哑,说的有些内容别人清不清楚,他也感觉沟通起来有障碍,所以又不得不有些沮丧地放弃。
今天找了父亲的主管医生两次,一次因为每日治疗清单中的疑问,一次是因为当时主管医生到病房查房问询后说开药的事情。除过像往常一样输液外,今天医生开了两种口服药,一种是乙酰胱氨酸沸腾片,用来化痰的,一种是吡菲尼酮,用来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医生说这种药医保不报销,但放射久了会对肺部有损伤,本身父亲目前肺功能就不好,如果导致放射性肺炎的话,治疗起来会比较麻烦,会花费更大的代价,后来在清单中看到,这种药一瓶有54粒,700多元,父亲知道药的价格后说了一句,到医院的人都卯上了。我看药的功效是治疗间质性肺纤维化的,而且副作用比较大,医生建议开始先一天三次,一次两粒,如果反应大的话再减量,希望父亲能够耐受。
输完液后,给父亲洗了脚,剪了脚趾甲,穿好衣服就下楼去医院外面散步去了,走了一会发现外面还有些冷,因为医生中午查房时叮嘱不要感冒了,适当多穿些,心里有些担心父亲受凉。本来打算和父亲走另外一处的,父亲说不要走的太远了,所以又沿昨天走过的路逆向走了一圈,回来时去了医院附近一家清真羊肉馆要了一份羊肉泡沫,父亲吃不了多少,用小碗给父亲分了一点,父亲喜欢吃肉,把肉都给了他,其实好像也就3、4块肉,剩下的我吃了。这家的羊肉泡馍送了一小碟糖醋蒜,我吃了一颗,父亲看我在吃,问我他是否可以吃?我本能地回复不能,可话一出口,看到父亲沮丧的眼神,我就后悔了,后来想到糖蒜不辣,就让他挑了一颗小的,嘱咐他咀嚼碎了再吃下去。
在外面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回到病房后,发现邻床又来了一位老人,后来才知道老人74岁,西安周至人,他的女儿在忙碌着办理入院手续,一开始老人躺着,后来坐起来了,老人说话声音洪亮,就是耳朵有些背,我和父亲主动和老人打招呼,互相简单介绍了下,没有具体谈病情,除非在同一病房相处久了,很熟悉了,才会互诉真情,这也符合人们交往的正常心理,对陌生人总是有些防备的,如果真的谈病情的话也许就闯祸了。后来才知道,老人也是肿瘤,很可笑,这还用后来才能知道吗?不是肿瘤患者住到肿瘤病房干什么?可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好笑,老人的子女一直瞒着老人,不让老人知道病情,老人脾气不好,得病后心态很不好,老人的女儿趁老人上厕所的时候,一再叮嘱我们切勿和老人说实情,说带老人来肿瘤科也是谎称其它科室没有床位,暂时住到这边,听到这里心里一紧,差点一开始就询问老人的病情。难怪一开始老人还在安慰父亲,说没事的,看了很快就会好的,当然,治愈的机会是有的。我心里在想,难道老人真的就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吗?根据老人咳嗽的情况,我推测应该是肺癌,我想,很多时候,即便家里人刻意向患者隐瞒实际病情,但患者本人应该会估计到实际病情,只是双方谁都不愿意说破,这就是所谓的美丽的谎言。 有那么几次冲动,想单独和老人女儿沟通下,希望老人女儿在适当的时候告诉老人实际的病情,瞒得了一时,终究老人是会知道的,还不如早点知道,这样能尽早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后来终究还是忍住了没提,自己的观点虽然是理性的,客观的,但每家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不一样,一个外人怎能有人家女儿对自己父亲更加了解呢?
明天父亲需要办理暂时的出院手续(因为医院规定住院最长时间不能超过29天) ,然后后天紧接着再办理入院。因为下午出去有点冷,父亲光着头,没有戴帽子,晚上记起柜子里有父亲的帽子,拿出来后发现很脏,就帮父亲洗了帽子。今天院部通知了本学期中的评教评学安排,打电话要教研室的老师通知到学生,21号有一批学生要考试,打电话预定了教室,审核了试卷初稿,修订了考试方案,明天要把试卷和考试安排定下来。
父亲睡着后,自己洗了个头,趁着头发没干,拿出电脑,想着要记录点什么,其实有这种想法几天了,也确实对医院中的一些见闻有感触,或者说医院这种地方容易让人产生感想。前几天的陪护记录找时间补吧,明天会是比较忙碌的一天,因为父亲一边需要照常治疗,一边需要办理出院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