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为什么,写了《少年台湾》,那些长久生活在土地里人的记忆,那些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光影,这么真实,这么具体。我因此相信,也知道,岛屿天长地久,没有人可以使我沮丧或失落。
这不是一本阅读的书,这本书合起来,就可以背起背包,准备出发了。
你,当然就是书中的“少年”。-蒋勋《少年台湾》自序
美学大师蒋勋,四岁随父母来到台湾。如他在自序中描述,“这个少年,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常谈起故乡福建,母亲常谈起她的故乡西安。父母都有他们的乡愁,然而,少年自己,全部的记忆都是台湾。”
《少年台湾》如同写给他热爱的故乡的一部情书,少年背起背包,走遍台湾的每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轻轻的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琐碎日子里的人物,但是字里行间却深深蕴含着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光影,童年、乡愁、小镇,因时间与空间的变迁而别具美感。
书里的每一个地名都是美丽的。随手挑几个,集集、水里、南王、望安、野银、九份,月眉……轻声读出来,都充满着故事感。背包少年坐在路边,坐在小小的车站,望向一只流着口水的黄狗,庙门口打瞌睡的老人,落着树叶的大叔,或者是远处摆摊的小贩。在满是烟火气的踏实生活中,少年感知着孤独,又领略着生活与美的真谛,然后,悄悄的长大。
在众多的美丽地名中,我唯一去过的只有九份。距离台北不是很远的一个小山城,当年因为淘金热而一度兴盛,待淘金热散去很是冷清了一阵子。当旅游业使得这个地方再度人头攒动,一定要归功于宫崎骏《千与千寻》里的小城的原型正是在九份。
我去九份的时候,正是五月的雨季。瓢泼大雨中,游客们打着伞,冻的哆嗦着,颤颤巍巍的挤进狭窄的石板小路,去体会“拾级而上”,其实只有拥挤和寒冷留在如今的记忆里。本来也想去远眺山城下的岛屿和海岸,可是在大风大雨中,雾气弥漫着,望眼过去也只是白茫茫一片。在“少年九份”中,作者对于小城的繁华转瞬幻灭和重生有着深深的思考和探究。而这些,是我们这样外来的俗艳游客所不能体会的了。
繁华与消颓起于金矿,重生或俗艳全因观光。
纡曲盘旋的路,通往再熟悉不过的山城,但没人厌倦啊!
远瞰的海景沐浴着洗练的光。
一页页的翻动书页,一点点被勾起深藏于心中的乡愁。十八岁成年离家之后,返乡的次数屈指可数。求学期间,尚有寒暑假期,一年两次返乡。工作之后,一年回家一次都是要抽空再抽空的匆忙。即使回了,也是慌慌张张的一瞥,藏不住的焦虑和心慌,直到看到屋后那片宽阔的田野。
看到,心思就安定了。春天回去,田野里开好了油菜花,新翻的泥土香味混着油菜的甜,躲不过的钻进鼻孔,满心喜悦。夏天回去,麦子金黄耀眼的一片,正在收割,空气中弥漫着烈日酷晒下麦秆散出的枯味,贪婪的嗅一下,收获般的满足。秋冬季,田里萧瑟,深褐色的土地裸露着,田埂上的草黄了,路边的树秃了。荒凉的样子看的让人想哭,但转念想想,春天快要来了嘛。于是,还是笑了。
在这片四季分明的田野中,那个小小少年,曾如小鸟一般飞奔,掠过。在季节的更替中迅速又缓慢的长大着。少年心里所有的成长的记忆,都与这片土地密不可分。少年许多的喜与愁,都曾经向田野吐露过。承载了这么多回忆的土地,便是我心中的那一片乡愁。
蒋勋热爱他的故乡台湾,愿意看到的故乡永远是少年的样子,自是源于对故乡的深爱。许多伟大的文学著作也都是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比如高尔基的三部曲,沈从文的自转,贾平凹多部小说中的陕北高原,莫言小说中多次提到的高密村。所有故事中的情节,人物,情感,无一不浸透着作者对于故乡深刻的眷恋和热爱。
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有如此的真情流露。乡愁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是一条永不停止的思念的河。
正读此书时,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女留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虽然姑娘年幼无知,虽然说言论自由,可如她在那样的场合,用浮夸的修辞,带着得意洋洋卖弄般笑容的表情,无情的否定故乡的做法非常的不妥。
还好,看到更多的人,包括该大学的留学生都纷纷发声,表达了不赞同以及热爱自己的家乡的观点。于心甚慰。
对自己的故乡保持尊重及敬畏,是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热爱自己的故乡,则是真情流露、发自肺腑的表达。即使有话要说,请先做到善意的表达,然后用你的微薄之力,去做点什么来让她变得更好更强,这才是当代的青年,当代的留学生,乃至当代的所有人,都应该担负的责任。
当我衰老时,看着岛屿少年走过,依然意气风发。
也愿我的故乡,你的故乡,我们的故乡,永远像个少年,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