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感觉”

人对于外界事物会有喜欢或厌恶的感觉。蓝天白云和乌云阴沉,人人都喜欢前者;花红树绿与干枝枯草,人人都喜欢前者;规整和歪斜,人人都喜欢前者;善行与恶行,人人都喜欢前者;诸如此类,就是美感或审美。因为人作为自然人的本质是一样的,作为人而具备的感觉机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说人类的美感是一样的。这里,我们遇到了“审美”的概念。

“我”的感觉是“我”的“自我”的天生而有的自然机能,有眼而观,耳而听,鼻而嗅,舌而尝,身而觉。有一些存在可以被感觉到,有一些就感觉不到.比如海洋深处、地球内核、历史、太阳系、宇宙、以及支配万物存在的根本性的本体----矛盾对立统一体,等等。

随着人类文明水平的发展,人类的可感觉能力除了人的自然感觉机能之外,还可以借助工具而实现。人眼视力不过几公里,而借助当今的视频技术,可以看到万里之外,甚至可以看到太阳、月亮表面、大洋深处,而借助显微镜,也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感觉到客观存在,人的大脑意识中就会有关于这些客观存在的表象。这些表象是知识的原始材料。这些原始的材料当然将是决定知识的重要要素。

借助工具去感觉可以得到的表象,当然要比肉眼肉身感觉得到的表象更加接近于客观主体的真实,如此,所能形成的知识,也更加接近于客观的真实。所以,我们可以说,人类的感觉技术水平也是影响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