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并不算长,仅60年而已,然三国时期的很多故事却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其中闪耀的军事和政治智慧更是为后事称道,其影响不仅在华人世界,在整个东南亚都颇具影响力。
今天讲武圣人关羽,下笔到此处,首先让我们保持恭敬之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关帝,绝无资格评价。
赤壁之战以吴国为主蜀国配合,周瑜策划和指挥整场战争,西蜀主要是部署围追堵截曹军的后撤。诸葛亮在派兵遣将之时,对于曹军回撤路线已了然于胸,料定其必走华容道回江陵。而诸葛亮夜观天象知曹操命不该绝,又知关羽重情义,必会念及曹操当年的恩情,于是故意卖人情给关羽,以了关羽之夙愿。
当曹军赤壁之战大败而归时,沿路遭到蜀国的围追堵截,一路坎坷磨难在魏国大将殊死搏斗之下,保护曹操继续北逃。来到华容道之时曹军已经精疲力尽,战斗力几乎丧尽,更为要命的是把守华容道的竟是战神关羽。看到关字大旗曹军已心惊胆寒,欲过此关事比登天。此时谋士程煜献计,让曹操在关羽面前示弱,跟关羽叙旧以当年之事触动关羽。
此时关羽内心世界异常复杂,放走曹操违背军令,对不起大哥,不放则会背负不仁不义之名,为世人不耻。想起当年自己降汉不降曹,曹操亦坦然接受,自己同大哥家属被扣曹营,曹操对自己关怀备至,对大哥一家老小照顾有加。曹丞相视自己如明珠,如至宝,致使跟随曹操多年屡立战功的重臣非常不满。他深知,没有曹丞相当年的关怀,自己绝不可能保全大哥一家过五关斩六将,全身而退。可以说,没有曹操当年的照顾绝无后来兄弟的相会。
再者,关羽文武双全,对抗劲敌方显英雄本色。此时曹军惶惶然如丧假之犬,人困马乏没有战斗力,若在此时斩杀或擒住曹操实非大丈夫所为。今天念及旧恩放曹,下次相见两不相欠,凭借自己实力仍可以擒曹。从这一点来看,关羽放走曹操并非是一时冲动,更非忽视对大哥的忠诚,他认为正是有了曹操有恩于前,才有他们兄弟后来的相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丈夫立与天地之间当以义为重。
倘使自己因放曹违背军令被杀也无怨言,如此上不愧君,中不违心;假如赦自己不死,则应尽心竭力为大哥,为蜀国在战场上与曹军厮杀,建功立业。
可以说,关羽放走曹军是其性格使然,也是人性的光辉一面,不自私贪功,不落进下石,光明磊落。
正是关羽的重义,加之勇猛,忠诚,熟读兵书等才被后世尊为武圣。我们后人当以关帝之精神,诚实守信,重情重义,不可见利而忘义。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应以善念为先,与人方便于己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
读三国,品人生,滋滋有味。从中可以悟出很多人生哲理,三国不仅是军事参考书,也是一部人生参考书。细品之下,人生如戏,生旦净末丑,每个人都有不同角色,自出生起就粉墨登场。如何唱响自己做人生赢家,关键是内外修为,仁义礼智信,不可或缺。君子以德立世,以仁义守信立功,以礼而悦人,以智而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