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要举三反一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这个积累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就是“举三反一”的过程。
或许有人会问:学习不应该是“举一反三”吗?我们不一直都是学会一道例题,再做其它习题吗?“举三反一”不就成了“题海战术”了吗?或许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但却并不完全适用于语文。试问,你读过一篇《拿来主义》,文章就能写得“像投枪”“像匕首”了吗?你分析了十篇满分作文,写得出一篇吗?恐怕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多阅读、多练笔、多鉴赏。这不是简单的“题海战术”,而是必要的“量”的积累。要想有“质”的突破,就要加入“思考”的成分,“学而不思”,那就只剩“罔”了。
“举三反一”的学习理念还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学生看上去不怎么学语文,成绩还一直不错,而有的人吭哧半天成绩却一般。因为单只课堂的学习是很难满足“举三”的要求的,一定要在课堂之外的时间继续下功夫。所以单凭在校的学习状态很难判断一个学生“举三”程度,“反一”的效果就更难说了。另外,语文上下多少功夫是“隐形”的,有时连学习者自己都意识不到。他觉得自己只是看了几首歌词,其实却从中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比喻、拟人。那如果是阅读文学作品,收获多少那更是因人而异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要想“反一”必先“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