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环境突以另一种面貌闯入眼帘,其效果无异于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般,引起的涟漪久久难平。
小寒次日,天气晴好无比,但到我下班时太阳早已溜走了,丢下一团黑暗给天地,幸好有街灯忠实地照着我回家路。哪知,正是这寒风凛冽的夜幕的拐角处会遇到惊喜呢?
当我拐进鼓屏路时,眼前突然一亮,两边的行道树仿若被火点燃了似的。这些日日相见的熟悉家伙,有的好几百岁了,已长成一座座高高的塔楼般了,仍在往更高更大处使劲,特别是那呼啦啦地往天上窜的模样,仿佛要上天搂住云、捉住鹰。满身枝叶一年到头郁郁葱葱,风雨奈何不了它分毫。
此刻,它们化身为“模特”了,高大俊美的身上突然再被装扮一番---披上了灯带和红灯笼、中国结等挂件,更是成了大牌的“超模”。这些成条成串、方圆不一的物件通上电后,仿若有了灵魂般,顿时神采飞扬起来,满树如无数的红彤彤火苗在跳窜,像无数的亮闪闪星辉在耀动,似无数的威凛凛飞龙在腾跃。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跳跃闪耀的光彩,衬得无数个“福”字熠熠生辉,一树散发着满满的福味福气,十分讨喜。纸面上描绘的“火树银花”,就如此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这道突如其来的喜气洋洋的流光溢彩,让我欢喜得手足无措的同时,周身生出了满满的幸福感,冬日的寒意与劳作的疲惫瞬时便被驱得一干二净。这既是在无声地犒劳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又是在默默地祝福过往的人们身在福中。
因福州市区大街小巷都种有树,这般特殊的“犒劳”与“祝福”便随处可遇,只要走上街头,双眼都能享受到这份浓浓的美好图景。既有童话般的梦幻浪漫,又有中国传统的吉祥喜庆,老幼咸宜,真真切切从树上撒下的一场普惠的眼福。
犹记得,以往的城市管理者每到年关,为人们的年货忙碌着,天南海北的调集各种物质,以满足人们过年的一时口福。然而,管理者纵是使出浑身力气也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各家各户也各显神通,尽求所需,劳心费神不说,还未必心满意足。上下发力仍无法实现口福目标的根源在于普遍物质匮乏,好比整个市场只有一个小蛋糕,每到年关大家都在争这口“福”,你要我也要,只能每人尝一小口应付一下了。
而今,吃的喝的穿的早已不是问题,年关的商场里更是应有尽有。在充裕的选择空间中,对商品的要求高了严了,不仅品相要好、营养要丰富,而且生产全程要绿色要安全。人们还可以在网上“冲浪”“海淘”,动动手指下单,商家应需送货上门,省时省心快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美滋滋口福。
随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物质上升到了精神层次。过年吃好喝好穿好之外,还要求赏心悦目,满足心灵神情的愉悦,如此福才算是全了,满了。
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未达之时,大范围张灯结彩满足大众眼福谈何容易,即使富家在重大场合的喜庆布置,也仅限于小范围。因而有幸目睹者会被羡为“有眼福的人”,充满自豪,足够绘声绘色炫耀一阵子,炫者气昂昂,听者心痒痒。现今眼前的景象,仿若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一次写照了。于是乎,纵是冷空气阵阵扑来,仍挡不住人们上街一饱眼福的热情。
夜幕中,福光福彩与人来人往交织交融,一幅欢乐祥和、幸福美满的景象在人们乐享眼福中徐徐展开,亦成为这个年一道别样的秀色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