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新篇的“说说而已”,就从两位小童靴起吧。
还记得五种表达方式吗?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
我想问你们的是,如果母爱有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应该是什么?
就在昨天,我问你们“在……中成长”这个问题时,你们很为难,并且,在我帮你们做选择时,你们更为难——“在母爱中成长”,应该是小童靴很好写的话题,可你们,一个直呼“我太难了!”,一个却说,能不能在“母爱”这个词上加引号。
我很震惊。
据我了解,你们的母亲,是懂爱的人。至少,他们的爱,不止有感性,更多的是理性。不说智慧,至少她们比一般的妈妈更懂得怎么去要求自己的孩子,懂得怎么样的爱,于你们的成长有益。
可能,你们期待的是议论,是自己欢喜的认可。当你说,我要写一篇讨自己妈妈喜欢的作文时,我很难过。我给你读我在繁重工作的罅隙写下的那些文字,我想告诉你的是,我每天晚上用不到一个小时记录下的生活、写下的每一个文字,真的不是为了讨某个人的欢心,而是让自己的快乐伤悲,找一个出口。
文字只为自己的欢喜,与别人无关。不要刻意去讨好,文字如果太过功利,就失去写的美好,作为一个对文字还心存热爱的我,真心不希望你小小年级,就为讨好,写出多么华丽的文字来——事实上,这种投其所好,往往适得其反,尤其对于涉世未深的你们来讲。
然而现状是,爱的表达式大多是记叙。是你母亲打来的一个问候电话,是一天学习后等待的摩托车后座,是看着你明明能够完成却有些懈怠的眼神……是将很多情绪酝酿又沉淀后的不动声色的叙述。
是的,有时候,你们还会将这种叙述读成反语。因为,她们不仅仅是妈妈,还是领导的下属,是服务对象的公仆,是爸爸的另一半,是父母公婆的女儿媳妇……她们很有可能在别人眼中是巫婆,还要在你这儿是仙女~这种角色转换,年幼的你们,真的无法理解,就像她们小时候无法理解父母一个样——养儿方知父母恩——她们是有了你们才懂。而这个轮回,等到你们长大后才会姗姗来迟。
所以,童靴,俩小童靴。亮子老师不想给你们讲大道理,只是想告诉你两件事——
一是写作就是真实的表达,是你排遣最好的方式,别担心,你妈妈是不是喜欢。
二是妈妈爱的表达,无论是五种表达方式的任意一种,你都要读出她对你爱的抒情。
相信爱,相信文字。
不仅因为我是母亲,更因为,我太希望见到,你们快乐的样子!
而且,不只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