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对面迤逦不断的青山叫梅龙山,是婆婆的娘家。
据说当年佛祖规定,浮屠不三宿桑下,害怕僧侣在一棵桑树下连住三夜,就会产生留恋之情。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善感多情的人来说,对于所有过交集的人、事、物的留念更是如此。
又是一个下雨天,大雨滂沱,天空阴郁。我坐在老家窗前的椅子上轻轻的拉开窗幔,池塘里的水淡黄淡黄的,所有的绿树、花草、青瓦、蔬果都被雨水冲洗得干净而清亮。
对面梅龙山烟雾烟雾萦绕,宛如阆苑仙境。云遮雾罩下的梅龙山仿佛变成了天空的一部分,又像是玉皇大帝的宫殿,有着让人捉摸不透的神秘。
此时正是早上七点,百鸟鸡犬都起了床,莺声呖呖,鸡鸣犬吠。远处的雾越聚越多,越围越拢。老家清新优美的环境,秀丽挺拔的树林蓊郁繁茂,是喧嚣拥挤,灰尘弥漫的小镇和小城是无法比拟的。只可惜,如此优美舒适的环境下的教育、医疗、经济等水平都比城市里低了几个档次。
光是教育就让小镇上的人和城里人或是不那么麻木的人大跌眼镜,触目惊心的,其它方面在这里暂且不说。
曾听婆婆说梅龙山上的小学已经荒废闲置多年了,上学的孩子们得下山。婆婆的侄孙侄孙女们读书只得下山租房,由她侄媳(我表嫂)陪着。表嫂三个孩子,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陪读,现在每天由表兄上下班时顺便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山上到山下就得十几公里蜿蜒盘旋的山路。
社会进步了,近十年来,家乡的城镇化加速,许多的乡村学校也越来越萧条,一步步走向没落。
女儿就读的QL小学是村办学校,在老公读书的时代,这里的教育像模像样,有小学,有初中,当年每个班的学生就有四五十人。全校教师二十余人。
在我家的相册里保存着老公和他弟弟读书时的小学,初中毕业照,这是二十年前的照片,照片保存完好,没有过塑,没有泛黄沧桑之感。如今的QL小学依旧是老公读书时的面貌,只是变得沧桑、破旧而颓废。
我每次路过都只是远远地凝望着它,红砖外衣,老公毕业照片上的老样子,是村里最破旧的房子之一,听女儿说最近墙面粉刷了一遍,变漂亮了些。全校学生人数不及当年的一个班,四年级及以上年级的学生就在另外的学校就读了。
女儿在QL学校上的学前班,后来村校里没有开设学前班,只有一二三年级三个班。村校里每次举办活动都在它临近的中学举办。这所中学小学部的学生也在逐年流失。女儿说两年前在临近中学举办文艺活动时,学生满满的拥挤在饭堂临时改制的礼堂。
去年六一文艺汇演时,我见到临时礼堂里显得有些空荡。女儿所在的某小学三个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包括邻近的某中学的小学部,加起来的学生人数也不足一百人。我站在礼堂后扫视着疏疏散散的坐着的孩子们的后脑勺和二十多位前来观看演出的家长,心中很是震撼,默默地难过。
女儿是她们班上最后转校的学生,那天,我去QL小学办转学证,正巧碰见另一位家长也在校长办公室打转学证。这所老公曾经就读的学校,女儿也在这所小学读了四年,老公和女儿都曾在这里被启蒙,受教育。如今,我盯着她,偌大的操场,高高的围墙,大量空置的教室,我竟对她产生了深深的留恋,为她惋惜。
全校一共才两个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十七八个学生。上学期一年级再也招不满十个孩子,QL小学终于青黄不接。两间紧挨着的教室,一间教室里七八人,另一间教室里八九人。孩子们的读书声有气无力,背着老师,教室里乱成一锅粥。
社会进步了,大多数的乡村学校不再顺应时代的潮流,一步一步走向衰败,继而消失。是灾?是福?
城镇化的加速,加速了大量的乡村学校的消亡。就如一位作老师的朋友在朋友圈里感慨“我觉得我一直上的是假学校,小学母校说不办就不办了,初中母校说散就散了,现在高中学校也听说要撤了办职高。”言外满是不舍和遗憾。
二十年前我所就读的小学现已改头换面成了幼儿园了,初中也改办成小学,而如今的孩子们念个小学读个初中都得跑到十几里外的学校去。只有那些家庭条件宽裕的,才能从农村跑到县城去上幼儿园,小学,初中,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感觉今天农村孩子舍近求远在城里上小学,上初中,犹如城里人家的孩子留洋镀金一样。
如今女儿她们正处于教育新旧交替之时,城市除了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相应的教育设施并不具备。
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一定能孕育优秀的人才,掏空了年青人这些中坚力量的乡村显得萧瑟可怜,时代进步了,乡村教育也得快步跟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