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楼正遇见邻居拧着儿子的耳朵上楼,儿子疼的嗷嗷直叫。问起原因,原来是妈妈让儿子回家写作业,儿子只是嘴里答应着,但行动上还是没变化,继续和小朋友在楼下公园里玩沙包。妈妈生气了,走到儿子身边,拎住儿子的耳朵就走,边走边骂:我说话你当耳旁风是不是?叫你半天了你还玩,你想气死我是不是?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呢?“儿子被妈妈揪住耳朵疼的龇牙咧嘴,不停地迎合妈妈:“我听话,我听话,我这就回家写作业,你把手松了,耳朵拧的疼!疼!”妈妈这才松了手。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感觉,孩子越大越不听话,总是感觉孩子还是小时候好带,那时父母的话在孩子面前就张圣旨,很少有孩子反驳。那么,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做的太多,突然让孩子自己独立去完成一件事,孩子不适应。
比如孩子三周岁之前父母一直喂孩子吃饭,眼看要到上幼儿园的年龄,需要孩子独立吃饭,你这时如果突然让他自己独立吃饭,他肯定不吃。比如孩子每天早起都是你给她穿衣服,有一天你有急事,让孩子自己穿,他肯定也不穿,一方面也许他不会穿,另一方面他已经习惯了你给他穿衣服,有一天你突然不穿了,他不习惯这种自己穿衣服的方式,所以她不穿。孩子开始写作业时你是不是一直从头陪到尾,孩子养成了只有你陪他才写作业的习惯,你想一下子让孩子改掉这个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孩子肯定不干。所以如果有一天孩子不听话,家长就要想一想,是不是以前给孩子做的太多,让他养成了习惯,现在忽然让孩子改变习惯,孩子不适应。
(2)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讲究方法,盲目对孩子高要求。
有的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两岁就背很多唐诗,于是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背。看到别人的孩子在班里考试都是前三名,于是也要求自己的孩子考前三名。孩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家长看不得孩子玩一会儿,又给孩子加作业,孩子就不做等等很多种情况,都表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天性,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方法盲目要求孩子。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家长可以利用这个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就能学到知识。我家二宝刚21个月,只要是他说出的话,我都给他对应写出字卡,然后在游戏中,让孩子不知不觉就认识了那些字。他现在几乎只要能发出的汉字音节,他都认识。但是他并没有感觉有压力,厌学的状况。而且很喜欢认字卡。我家邻居看到我家二宝认识那么多字,也回家教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一个字也不学,邻居就说她孩子不听话,其实是她教方法不对。比如孩子作业完成,他想玩一会儿也很正常,就不要再给加额外的作业。如果换作是家长一坐几个小时试试,是不是也有想出去走走的欲望。所以家长在羡慕别人的孩子考的好,别人的孩子听话时,你是否注意了孩子的实际情况,是否考虑你教育的方法
。(3)不能和孩子很好的沟通,总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命令孩子该怎样怎样,来树立父母的威严。
“沟通”是所有关系中了解对方走入对方心里的方式。你只有和对方沟通,才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亲子关系更需要良好的沟通,孩子才能认同父母的说法和做法,继而才能达到家长所谓的“听话”。父母如果一贯用父母的身份压孩子,让孩子屈服于你,时间久了,孩子的心理就像一个长时间挤压的充气气球,就有可能爆炸,这种现象就是家长口中的“顶嘴”“叛逆”“不听话”。
(4)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力。
孩子从小学开始,他独立的判断力就大大增强了。父母的话不再言听计从,而是要在脑子里“再加工”,让孩子感觉那些可以听,那些可以不听。那些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只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虚荣心。在这种思考的“加工”下,孩子就出现了“不听话”现象。
但是细想下来,孩子的想法也不无道理,有时父母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比如孩子穿什么衣服,家长和孩子的观点总是不一致,父母认为干净整洁就好。而孩子却认为衣服不仅要干净整洁,还要款式新颖,跟上潮流。这时就出现了审美观的矛盾,孩子就表现为“不听话”,这时父母就不要在强制孩子必须迎合你的观点,家长应该庆幸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主见,应理解为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孩子不听话。
(5)家长的情绪化,导致孩子不听话。
有些家长也许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烦心的事,就通过训斥孩子来发泄自己心里的不快。
朋友李小姐在单位干的活最多,受到的批评也多。心里一直闷闷不乐,有时回家孩子的优点看不到,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总是训斥孩子不好好写作业,考试考的不好,衣服玩具乱扔,作业写好也不知道收拾桌面等等,孩子在她眼里就是一位彻底的不听话的孩子。最后导致孩子对什么事也没有积极性。对于妈妈的训斥也习以为常,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那么对于越来越不听话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以下几个方法不妨以试:
一、家长放下身段,和孩子搞好亲子关系。平时多和孩子聊天、游戏,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觉你疼爱他,理解他。
二、时代在发展,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家长也要不断的学习新的育儿知识,才能跟上教育的脚步。
三、多和孩子沟通,听听孩子的心声,听听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家长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也许换位思考一下,你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真的和父母不一样。
四、不要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而要求孩子能力达不到的高度,盲目攀比。如果你的孩子是小草,就不要要求有大树的高度。你的孩子是桃花,就不能要求他像梨花一样纯白。
五、不要对孩子做的太多,能让他独立完成的一定让孩子自己做。多肯定孩子的长处,少提孩子的短处,这样孩子的长处就会在反复肯定表扬中继续发扬。
教育孩子的路,也是一条修行的路,望家长切行切思考,切行切学习,切行切珍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