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早就该睡觉了,但有些事情一拖就是好久,明天之后还有明天。所以在明天到来之前,我想我应该写点什么。
大概一个月前的周末,趁着大好时光去了博物馆。一个上午的浏览让人受益匪浅,刚走进三楼的时候,巨大无比的展馆和寥寥无几的游客形成了诺大的反差。然而静下来了又独自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醒悟过来才发现,这个世界只有我、画、保安大叔。
可能是发现我们坐下来休息了,也可能是太久没人说话了。保安大叔朝着我们说:“难得今天有人来,基本上这里是没什么人的。” 我和同伴面面相觑,竟无言以对去。
提起看展,似乎是一个挺高级的活动。有人会说:“你去看画展,文物展你看得懂吗你?”质疑的态度让人心生烦闷。也许,我是看不懂画展,但艺术的美感总是能够通过自我展现的方式传递给人们。一次参观可能让人学会很多,知道不一样的色彩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知道历史文物特有的厚重感,知道那个时代还有多少的人文墨客,知道旧时能工巧匠制作出精美的仪器。而这些也都是我们从书本中很难真实感悟到的东西。
记得六月份的时候去厦门旅游,和大多数游客一样,在钢琴博物馆瞎转悠,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走马观花。突然身边传来了流利的英文,一看一个中国导游向外国友人介绍这里的钢琴,而那几个外国友人正像小朋友一样认真细致地记着笔记还提出问题。尽管英语烂成渣的我,还是跟着他们半猜半蒙地逛完了博物馆。自那以后,逛博物馆的时候我也大都会对展品及其作者有一定的了解,不一定做到面面俱到至少要了解一二。学习的过程便不断体现在你的生活中。
朋友出国读书,在她发的朋友圈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说在外国的地铁上大多数人都在看报纸或者电子书,只有少数人在玩手机。这仿佛成了他们的一个普遍的生活态度,无时无刻都在不断地学习。而对于他们来说,去博物馆看展览更是一种日常的方式。各种新奇的东西出现在那里,展品前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
而我们却存在着一种现象,展品一直在那,却没能等来几个看它的人。就好像我和同学闲聊一样,社会发展迅速,而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加快,在这个时代,谁有闲心来看一个对他目前来说毫无用处的展览。可是人呀,总得从夹缝中挤出一点时间,当作休息一样。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看一幅画,听一会儿音乐。生活或许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生动。
如果再一次去看展览,保安大叔还对我说:“好不容易看到有人来看画展。”我会告诉他,今天可能来的就我一个,明天也许就成了两个。有人愿意画几百万做一个无人来看的画展,也会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展览所吸引。这个世界上总得有一些傻子做着别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做着别人觉得毫无意义的事情。会有初行者去尝试着新的道路,也会有后来人走着前人走过的道路,步入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