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老师对自己的写作的解密。
核心思想就是用听着的逻辑讲述,而不是用讲者的逻辑讲述。
分开了是三部分,首先是价值观,明确写作的目的,不同文章有不同的写法,但是主要用途都一样,就是传递信息。故事也好,论文也罢,都是为了传递信息。明确目的,写作就不至于杂乱无章,毫无头绪。
其次是对象感(刘润老师是第三个讲的,我觉得放到第二个会更好),就是要明确你是在和谁对话。其实无论读者有多少,和你对话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在看文章的读者,所以“你们”不如“你”来的亲切。明确了交谈对象,就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具体思考模式可以参照结构感。
结构感(不仅写作可以用,演讲,说活也可以):
1,场景导入(营造代入感)
距离读者太远的东西,是没有代入感的,讲马云,讲历史肯定没有讲一个时候前几天还在我们身边发生过的事情有代入感。
2,打破俗见
结合1的场景,推出一个大多数人都认可的结论,然后告诉读者,其实我们这么做是不对的。(这也是营造why,告诉读者你为什么需要继续看)
3,核心逻辑(所讲的主题和主体)
举一个最贴合的大案例,大逻辑就需要一个大故事去配对和造势。(what,文章要讲的是什么)
4,举一反三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体现所讲东西的价值感,也是告诉读者,我说的东西对你,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或者好处(how,怎么样,有什么用)
5,总结(综述)
提炼精华让读者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