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上美术课,我都会让孩子自己选一些零食作为课间餐。孩子会选2-3个她喜欢的零食,不会拿太多,只要课间有零食舔嘴她就很满足。今天孩子只选了两包很小的铜锣烧,一包只有一块。我问孩子够不够,孩子确定够了。出门时,孩子执意要把铜锣烧放在外套衣服的小口袋里。奶奶说,口袋太小容易掉。我准许了,让她放一包在自己的口袋里,一包在我包里。我心想如果口袋里的掉了,我包里的还能应急。
孩子一路上很关注她的口袋,生怕掉了,进出地铁时还要用手捂住,告诉我铜锣烧还在。我心想,她是多么喜欢吃这包铜锣烧啊。
到了学校,孩子冲进教室,老师还没有来。孩子四处转了转,多次把铜锣烧拿出来又塞回口袋。这时候,美术老师嘟嘟来了,孩子眼睛一亮,把铜锣烧从口袋里拿出来,双手捧着跳到老师面前,老师问:“慢慢,是要老师帮你打开么?”孩子摇摇头,害羞小声的说:“给你吃。”老师开心的拿过铜锣烧说了一句谢谢。原来孩子在出门时就计划带着她喜欢吃的零食去学校分享给老师,那一霎那我感到孩子长大了。
分享是人类内心最纯真的意愿和冲动,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教,不需要学,只要人与人建立起美好的关系,就能从心底自然萌发,而且特别的真挚、美妙。回想到孩子在秘密基地里跟我提过,她的好朋友特别爱看一本公主的书,这本书又特别受其他小朋友的欢迎。所以她为了能让她的好朋友看到这本书,中午会加速吃饭,然后提前去拿那本书,等好朋友吃完饭后分享给她看。小朋友之间懵懂亲密关系让他们愿意为别人去努力、去争取,这个过程也是一种享受。
反观有很多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抢东西时,总会为了面子,让孩子放弃,还给孩子贴上“小气”“不懂分享”“霸道”的标签,表面上是在教育孩子从小懂得分享、谦让、合作,实际上是揠苗助长、压抑天性。孩子的成长是有过程的,生理、心理、行为要三者协调同步,当孩子生理还没有发育到能理解分享这个举动,心理上还没有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行为上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去分享。用权威强行要求孩子放弃心头好随便与人分享,今后很可能让孩子失去对物质的珍惜,也可能让孩子产生对物质的过分执着。
养育孩子不能太用力,顺其自然的反而会处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