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背后的产品思维
相信大家今天在各大媒体上都会被这些数字刷屏了,是的 ,双十一又霸屏了。霸屏的背后,阿里究竟做对了什么会让这个原本普通的日子变得不普通呢?
11月11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只因为1和2的区别,使得人们联想到单身和情侣,渐渐在民间开始有了单身狗的节日,这对大多数单身狗来说多少有种说不出的忧伤,哈哈。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原本是人们相互调侃、娱乐单身狗的日子,在2009年的11月11日被淘宝赋予了特别的意义。这一天,淘宝商城开启了第一次的双十一购物节活动,使得这个原本有点忧伤的节日,有了惊喜,有了欢乐,使得很多人对这个日子从充满担忧到充满期待。这个就是阿里做对的第一件事,借势、造势。借这个原本有点忧伤的单身节,创造一个充满惊喜和期待的购物节。
双十一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吸引眼球,不停地刷新GMV,和其刻意营造的购物场景不无关系。其参考美国的感恩节和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创造了一个整个平台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参与的打折促销的日子,全年独此一日,通过制造集体打折这种稀缺感,开创了一个互联网时代让用户体验非常爽的购物新场景,这是阿里做对的第二件事。
2012年1月11日,淘宝商城正式宣布更名为“天猫”,天猫继续推动双十一购物节的升级和发展,并通过打造双十一狂欢晚会,使得原来偏商业购物的一个地区性的促销购物节升维成一个全球性的兼顾购物、娱乐和文化的节日,使其影响力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深入人心。打造一种购物文化,这是阿里做对的第三件事,也是阿里非常擅长的一个能力。
今天零点刚过1分36秒,天猫双11成交总额便突破100亿元,成交速度比去年更快。今年的订单创建峰值更是创下新的世界纪录,达到54.4万笔/秒,是2009年第一次双11的1360倍。在平稳度过2019天猫双11流量峰值后,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其核心系统已100%跑在阿里云公共云上。中国唯一自研的飞天云操作系统,成功扛住全球最大规模的流量洪峰!双十一狂欢的背后是阿里强大的系统运作能力,不仅仅是阿里云,还有物流、网络安全、人员配置等等极其高效率的组织能力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没有高效的运作能力,就没有狂欢的双十一。高效,就是阿里做对的第四件事。
从阿里巴巴到淘宝,从淘宝到天猫,以及后来打造支付宝、阿里旺旺、阿里妈妈、菜鸟物流、阿里云、钉钉、平头哥等等,阿里的整个商业结构一致在不停地迭代升级、升维,不断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经济体。这是阿里做对的第五件事,就是持续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地优化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