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中强者,可大多数一辈子都在做无用的努力,从来没有成为强者的机会,因为他用弱者的思维去思考强者,用弱者的思维去让自己变强,肯定不会变强,因为那是南辕北辙,只会让自己离成为强者的梦想越来越远。
弱者之所有弱,并不是他们变强的欲望和野心,而是他们的思维有问题,从来没有强者的思维,更不会运用强者的手段。弱者遇到问题,从来不去想要手段却解决,而是一味的责难别人,要么就是委屈求全的顺从别人,要么就是一味抱怨,要么就是手足无措,要么就用冲动愤怒去解决问题,所以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达不到目的。
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军队的战斗力空前强大。秦惠王时期吞并了巴蜀,粮食又多了一个生产基地,又解决了后顾之忧,秦国开始把精力聚焦在东出的战略上。
后来到了秦武王时代,拔三川攻宜阳东临二周,可惜秦武王作死,与人比举鼎挂掉了。经过短暂动乱,进入了秦昭襄王时代,这是有为的君主,大肆东进,秦国更加强盛了。
在秦昭襄王时代,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这一场战争打碎了赵国的未来,秦国成了当时的超级大国,也为未来秦始皇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平之战后,战神白起劝说秦昭襄王一举拿下赵国,可是秦国丞相范睢害怕自己日后的权利地位低于白起,就劝说秦昭襄王停止进兵给了赵国存活下来的机会。
后来秦昭襄王又发动攻赵之战,战神白起不同意,最后被赐死。这次战争秦国没有沾到任何便宜,一座城池也没有攻下来,最后因军队疲惫撤回了秦国。
这时候秦昭襄王派人去赵国和谈,要求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如果不同意割让,第二年就派兵攻打赵国。
赵王慌乱不知所措就找大臣商讨该如何应对,这时候赵国人楼缓从秦国回到了赵国。楼缓原来在赵国当官,后来跑道了秦国去当官了。
楼缓主张应该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他认为秦国强大,赵国不应该和秦国对着干,楼缓认为赵国如果不讨好秦国,其他国家会趁着赵国弱的时机,从中捞取好处,趁机占领赵国地盘。
赵王问楼缓自己割让过城池之后,秦国是不是就不打赵国。楼缓说自己不能保证,第二年如果赵国不能够继续讨好秦国,那么秦国肯定出兵攻打。
赵国上卿虞庆对赵王说楼缓在狡辩,不同意割让六城给秦国,虞庆认为秦国攻打一个城池都没能拿下,这样白白给秦国是给自己挖坑埋了自己。
如果给了秦国,第二年秦国继续要求赵国割让城池,赵国还给不给,不给又被攻打,再度割让城池赵国还有存在的可能性么?
虞庆主张把城池割让给齐国,然后和齐国结盟,再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攻打秦国,把割让给让齐国的城池从秦国那里夺回来。
赵王听从虞庆的建议,准备联齐。这时候秦国又派来使者来签订和约,楼缓听到风声直接跑路了。
如果赵王听从楼缓的建议,当然最后就是不战而亡,当然虞建议结果也是还是割让六座城池给其他国家。
所谓强者善攻,弱者都不能自守。无论弱者借用任何力量保存自己,最后都会被人宰割。所以即使是弱,也不能委屈求全,一定要强大自己,这是唯一的出路,即使你借用别人的力量,那还是别人的,自己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论自己弱小,一定要用手段把自己变强大起来,不然你只能被动的存活一世,这是多么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