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7 星期一 晴
欣赏长画
今天我起的可早了,昨晚睡得早。我醒了,敲了敲妈妈,没有回应,我就坐起来,向妈妈身上一跳,哈哈!妈妈醒了,我就趴在妈妈身上搂搂嘴,叭叭眼睛,抓抓头发。妈妈实在疼的受不了了,一曲《兰亭序》缓缓而来。这是王羲之酒醉时的作品,之后被他视为得意之作,当做传家宝。当代歌手周杰伦作曲、方文山填词。这首歌曲的灵感来源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曲中听出一个人唯有心得以安静,方能丢弃心中杂念,坦然行走天地间。静中,可以反观自己,可以修正自己的不足,让灵魂和修为并驱升华。安静,可以洗礼一个人喧嚣的灵魂。生于红尘滚滚之中,喧嚣无处不在。令人安宁实属艰难。时不时让灵魂安静下来清清毒,卸载一些纠结的过往,人生才会真正自在。听曲同时妈妈拿姜膏给我按摩肚子,我最近有点肚子着凉,大便异常。肚子是凉的,所以妈妈这两天早晚都给我重点摩腹,用姜膏做介质,这样能有效缓解,其实已经不是水便了,但是妈妈说再巩固一下。我还蛮舒服的,就安静的躺着不动让妈妈按摩。
上午9点多我就困了,可能早上醒早了吧。我睡觉妈妈听课。醒来妈妈并没有给我闪画,看我情绪不佳,就给我做了做大运动,弯腰够物10个,跪着玩了一会玩具。爸爸带我爬了彩虹隧道。可是下午1点多我又困了,睡了1个多小时。等我醒来爸爸妈妈才吃饭,等着我一起吃。下午我们吃的是刀削面,妈妈给我截成一段一段的,让我用手抓着吃,我吃了好几条。还挺好吃的,第一次吃,吃完饭妈妈给我闪画。今天妈妈把国旗卡,历史人文卡,风景名胜卡,世界名画一起给我闪完了,期间我还变换了几次姿势。
闪卡完毕,爸爸妈妈开始更换墙上的画,一般一周或者二周更换一次。爸爸把画都拿出来让妈妈选,这画都换了好几轮了,要过年,妈妈选了一些颜色比较鲜艳的颜色。我在一旁也坐不住,给他们帮忙,我在上面爬上爬来爬去,看哪个比较方便吃,就吃一下。我还把玩具倒在画上,让妈妈把画拿走,别占玩具的地。地上全是画,没有玩具的地方了。爸爸又是帮忙整理画,又得给我整理玩具,一下午家里忙的热火朝天。等忙完,妈妈拿出一幅很长很长的画给我看,以前是一张我一下就看完,这是长画,我得爬着看,从一头爬着看过去,这幅画叫《韩熙载夜宴图》。故事是这样的:我们今天看今天欣赏一副长画《韩熙载夜宴图》。我感觉这个上面的故事情节多,故事性强,且连贯顺畅,每个故事都有独立的主题,但又紧密相连。
此画卷是宫廷画家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而画,画中主要人物韩熙载是五代时北海人。后唐同光年进士,文章书画,名震一时。他的父亲因事被诛,韩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斗争激化,朝不保夕。在这种环境之中,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对他不放心,就派画院的顾闳中和周文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命令他们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下来交给他看。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韩熙载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煜看了此画后,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一幅传世精品却因此而流传下来。
这幅画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我和跃跃外看的时候,还把人物的数量数出来,让她感知数字。
《韩熙载夜宴图》全长三米,共分五段,分别是听乐、观舞、休憩、清吹、送客。每一部分之间都是以屏风相隔,如同连环画一般。
第一段:听乐
此段出现的人物繁多,场景复杂,床上的红袍青年是新科状元郎粲,端坐在状元左侧戴着高高的头巾之人便是主人公韩熙载,弹琵琶的女子是教坊副使李嘉明的妹妹,李嘉明则在她左边并扭头望着她,听得入神且一直关心她的弹奏手法。长案的两端坐着韩的朋友太常博士陈致雍和门生紫薇郎朱铣,另有宠妓弱兰和王屋山等。
宾客欢聚一堂,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弹琵琶的女子,状元郎一身红袍,坐姿轻松潇洒,眼神中尽显“春风得意”的神采;反观韩熙载,则是平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有心事一般。
第二段:观舞
画中舞妓跳的是六幺独舞。舞伎背对着大家翩翩起舞,妙曼可人。而韩熙载站在红漆揭鼓旁,两手抑扬地敲鼓。韩熙载右手举起鼓捶,使人感觉仿佛这二捶敲下去就能听见鼓的声音似的。郎粲侧身斜靠在椅子上,一边可以照顾到韩击鼓,一边可以欣赏王屋山的舞技。画中还有一位青年在打板,应是韩熙载的门生舒雅。一时间其乐融融。而这一部分最为突出的人物,莫过于其中的和尚了,和尚眉头紧锁,神态看似仓促,大概是一时无法适应这样的氛围吧。
第三段:休憩
韩熙载坐在床榻上,一位侍女捧着洗手盆伺候韩熙载洗手,此时的韩熙载眼神空虚,不知看向何处。琵琶和笛箫都被一个女子扛着往里走,随后还跟着一位端着杯盘的女子。两位女子好像还在对今晚的宴会津津乐道,更加烘托出了轻松的氛围。红烛已经点燃,床帖拉开,被子堆叠,枕头也已放好,以便随时可以躺下休息。此时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古代宋人宴会的场景,他们遮窗夜饮,载歌载舞,累了就歇一会儿,常常忘记了昼夜的变化。“休憩”画作位于整体画作的中间,可以说是“C位”,这一部分的画作看似是安逸,但却是“暗流涌动”,引发人无限遐想。
第四段:清吹
休息过后的韩熙载换下了正装,穿一身白色的衣袍,并盘膝坐在椅子上,一边挥动着扇子,一边跟一个侍女吩咐着什么话。 看起来悠闲舒适。五个奏乐人横坐一排,各有自己的动态,虽同列一排,但也没有感到整齐统一的滞板。旁边一名打板男子坐姿端正,与富有变化的吹奏管乐的女伎们又形成一对比。虽然是画作无声,但是却能给人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此时的韩熙载眉眼中似乎放松了下来,周围并没有宾客。看得出韩熙载是想独自一人相处的,并不想一群人过于喧嚣。这里也能看出韩熙载逢场作戏的无奈。
第五段:送客
这一段描绘了宴会结束,宾客们陆续离去的场景。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意犹未尽、依依相别”,并不是指韩熙载,而是指宴会上的宾客们。韩熙载站在两组人物的中间,伸出左手呈摆手状,好像在说“不”字。
自始至终,韩熙载的神情都是平淡如水,毫无波动,其实他也知道这是在“逢场作戏”,所以眼神平淡、冷静,没有展现出任何的欲望。
通过眼神,我们能够看出对方内心的欲望和想法,新科状元郎的春风得意,和尚的局促、侍女的窃窃私语、宾客的留恋,而唯独韩熙载的眼神是看不出任何内容的,这边是其眼神的可怕之处。
在艺术处理上,采取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打破时间概念,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组织在同一画面上。全画组织连贯流畅,画幅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却安排得宾主有序,繁简得度。在场景之间,画家非常巧妙地运用屏风、几案、管弦乐品、床榻等之类的器物,使之既有相互连接性,又有彼此分离感;既是独立成画,又是一幅画卷。画中有些画面没有画出墙壁、门窗、屋顶,也没有画出光暗及灯烛,但通过人物的活动,却能让观众感到宴乐是在室内的夜晚进行,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简练手法。犹如中国旧戏剧,不用布景,只用手势、眼神等动作让观众感到周围景物历历在目。
《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着色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全画工整精细,线条细润而圆劲,人物衣服纹饰的刻画严整又简练,对器物的描写真实感强。设色既浓丽又稳重,比例透视有法度可寻, 是一幅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的古代人物画精品。
看完画我就让爸爸抱着我玩,今天我有点粘人,不想自己玩。把就和我一起弹钢琴,唱歌,我拿着话筒,还发出了声音,通过话筒发出的声音好大呀。爸爸唱的都是一些老歌,我也没听过,我现在都是听儿歌。妈妈拿着电脑继续学习,我和爸爸就坐在妈妈对面,给她唱歌。下午的活动量还挺大的,到了5点我困了,一觉醒来天黑了。满血复活,又开始闹起来,我扶着栏杆,沙发,想走起来,妈妈看见了,拿着手机想给我拍摄下来,哈哈,她一拍我就坐那了,怪不好意思的。
晚上10点准备睡觉了,妈妈抱着我上床,我一个轱辘就下来了,沿着床我走到了桌子旁边,扶着椅子我做蹲起,妈妈就坐在地上等着我玩。爸爸进来看我们没睡觉,就把我抱出去哄睡。差不多的时候就把我给妈妈了。最后实在抵不过他两的哄睡,11点的时候吃完奶我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