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有些人明明生活富足,事事顺心,在他人眼里很幸福,然而为什么他自己却感觉很痛苦?本文尝试分析“痛苦”的来源、表现,并对如何去除痛苦给出了对治的方法,帮助处于各种痛苦状态的朋友能认清其本质,最终离苦得乐。可资借鉴,推荐阅读!
有个朋友前几天找到我,诉说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感觉特别痛苦,可是又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情引起了这样的痛苦感觉。
她是个挺有思想的人,一直很努力的生活。如今虽说没有大富大贵,但是生活无忧,相较于一般的人来说,经济条件优渥,有个人人羡慕的家庭,老公非常爱她,孩子也很优秀。她的娘家和婆家都不需要她操心。
从世俗的角度看,她似乎不应该有什么痛苦的经历,可她的的确确感受到了很艰难的痛苦,并被这种痛苦困扰着。
生活中,有像她这样的痛苦经历的人并不少。很多时候,只是感受到了痛苦,但是并没有发现痛苦从何而来,因何而起。
首先来说,痛苦的基础部分是恐惧。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恐惧会是痛苦的基础,恐惧不是可以阻止我们深陷危险之中吗?
比如,小孩子都知道不能用手去触摸烧红的水壶,我们也会在有物体从头顶坠落时,赶紧躲避到一旁。但是这些都不是出于恐惧的保护,而是利用习得的经验和常识,来帮助我们逃避危险求得生存的本能,是一种现场的基本反应。
我们这里提到的痛苦,那位朋友经历的毫无道理的痛苦,是心理上的痛苦,是脱离了任何具体的真正现场的危险。它表现出:不安、焦虑、压力、畏缩等。这种心理上的恐惧往往是因为“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而不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再往下分析一层,“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中,哪一件是确定无疑的?是死亡。
所有的恐惧来源,其实都来源于死亡恐惧,因为只有死亡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而且是在将来,而且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人对于注定要发生的,自己又没有控制感的东西的恐惧,是本能的。
但是并不是说,当一个人感到恐惧的时候,他想到的就是真正的死亡,而是他感受到的是与死亡威胁一样的恐惧感,对于没有成长起自我的内心力量的人来说,死亡威胁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遇到与人争论的情况,有些人就会迫切希望能在争论中取得胜利,以证明自己是对的,这就是一种对死亡威胁的恐惧心理引起的,当出现错误的时候,那就坚决不能承认错误,错误就等同于死亡,一个如此坚定的就如同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自己思维的人,谁能战斗得过他,如果两个人恰巧都是这样的人呢?于是,很多人际关系就在这样的战斗中破裂了。
痛苦还有另外一个表现,那就是深深的缺乏感和不完整感。
有些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那么这种感觉就是不安、无价值感或自己不够好的感觉。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会间接地感受到强烈的欲望和需求。
这两种人,都会把追求一种自我的满足感和可供认同的事物,当作能够弥补他们内在空虚的必要手段。
所以,这些人会一直追求财富、名利、地位、成功或者某种特殊的关系,他们在追求的路上,会感受到那种满足感,自我感觉更好一些。
但是,即便当他们拥有了这些东西,这种内在的空虚也依然存在,依然时时刻刻困扰着他们,这是个无底洞,他们当初的那种强烈的欲望驱使着他们去不断追求,其实不过是在逃避真正的内在的空虚,欲望的一时满足,只能片刻心安,随即,他们需要再上路,再去追求更多来填补空虚。只是,这种逃避会随着追求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显得越来越困难。
我的这位朋友,其实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煎熬中,她内心的不安、无价值感,在她能够用满足欲望的方式去逃避的时候,在她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的时候,她显得充实和满足,但是当一切都拥有的时候,她逃无可逃,这种恐惧的痛苦就显现出来了。
去除痛苦的方法是“在你死亡之前死亡”。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中的这句话估计会让很多人不理解。
埃克哈特·托利认为当我们遭遇痛苦的时候,存在两个层面。
一个是情绪层面,我们通常会把痛苦当作一种负面情绪来看待,另外一个就是思维层面,那就是我们会无意识的抗拒当下的感觉,会对这样的痛苦感觉生出批判,生出否定,并试图逃离当下。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我们越是在思维层面否定自己对苦的感受,那么所经历的也就越痛苦。
换句话说,痛苦之所以存在,是抗拒现状的结果,因此,如果能认同当下的状况,也就会减少痛苦。
在埃克哈特·托利看来,能够超越思维的人很少,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处于恐惧之中,只是恐惧的程度不同而已,只有当情况变得糟糕的时候,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一点。
他希望说明,我们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都是带有很多附加物的,但是如果我们死了,这些附加物能被带走吗?因此,这些不能被带走的,就都不是“我”。
他认为我们很多人是在用思维隔离了真实的自我与虚假的自我。被思维控制的人,往往需要一种外在的认同感,比如,需要用财产、工作、地位、名望、知识、教育、外表、特殊技能、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我”。
我们每个人迟早都需要放弃这一切外在的附属物,这个“迟早”就是死亡。当我们能理解这个观点的时候,也就能够在当下,正面未来之“死亡”,并把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丢弃掉,以便于看清真实的那个“我”。
人生充满痛苦,这是不变的常态,如果能以痛苦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痛苦入手去实现无痛苦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痛苦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