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冈仁波齐》,描述了藏区人民的信仰——一辈子总想要去朝圣一次,用身体丈量土地,“匍匐”到布达拉宫面前。
举头三尺有神明,什么是信仰?是你心有敬畏,却大步向前!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大概懂了,信仰可以是一个地方,可以是一个信念,但一定是你坚信着的东西。只有这种“坚信”支撑着你,你才能去完成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却能凭借一己之力,和几根鱼线、一个鱼叉,战胜一条比小船还大的鱼,并且几乎三天三夜没有合眼。这种对身体极限的挑战,如果没有自己“信仰”的支撑,又如何能够坚持下来?
或许早就放弃了吧。试想,在连续八十多天没有钓到鱼的时候,老人依旧每天精神抖擞地出海打鱼,换做我们,又哪来的这份淡定和勇气?无非就是,知道自己是一个渔夫,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打鱼。无非就是坚信自己的运气一定会好转,总有一天会打到鱼,并且打到一条大鱼……因为心中有所信仰,便不怕一时的失意失败,更不会因为一时的失意失败就放弃,就永远会有重新出发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这是《老人与海》这本书教给我的重要一课。
人生在世,浑浑噩噩、无所顾忌是可怕的,而有信仰的人生和没有信仰的人生,可能活出的状态就是完全不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坚信自己的付出会有回报,坚信自己在做正确的、好的事情,坚信自己能活出自己的价值,并且朝着这些方向一直走下去,每个人都会活出最好的姿态。
樊登读书里有篇文章中说道:“障碍是有的,而是永远是有的,但是生命正是由同这些障碍打交道组成的。”
人生处处都是难关,每个人都得一级一级往上攀登。人生看似有很多的选择,但每次选择之后都会有许多的艰难曲折。重要的是,无论境遇如何,只要我们心中有自己的信仰,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被现实打败。只要心中有自己的信仰,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想,我们都一定能坚持自己的方向,做一个有用的,在生活中从容坦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