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马利翁效应

想看这本书纯粹是书名吸引了我,这样说有点不好意思,不是对作者的心血付出不尊重,真的是自己孤陋寡闻而已,不知道皮革马利翁何许人也。

      我还没有看完,从前面的章节已经大概明白了作者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模式是通过互动而形成的。ABC三人之间,A与B的关系一定和C与B的关系不同,与个人特质和对方的特质直接相关。

    因为被要求写书评,所以仓促提起笔来。

    如果你不满意现在的某一段关系,那么就有必要改变自己与他人的互动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有高度的自省能力。因为,我们的行为进行模式和心理反应都来自于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就是我们与父母或者是直接养育者的关系模式。

    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父母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孩子的弱小无助造成了他们的被动接受的状态。一方面,父母真的是无知,不清楚怎样的养育方式才算是好的,总是自以为“我是为你好”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否则,孩子就不能够得到赞许和爱;另一方面,父母自身有很多情绪无法化解,他们把这些情绪在孩子身上流露甚至发泄出来。最终大多数孩子的性格是受到压抑甚至打压的,自身人格的独立性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成年以后,他们仍然会采用一贯应对父母的行为模式来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婚姻关系,以后还会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孩子,这就落入了一个循环中。

    许多人在复制父母的行为模式而不自知。

    作者通过工作中的实例分析了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机制,尤其是婚姻关系,无一不是亲子关系的延伸。他们从来就没有进入一种新的模式互动之中,依然是用和父母依存的方式来对待配偶。把对方看成父母一方,而自己还是原来那个小孩。因为改变自己很难,而改变别人更容易一点儿。从人性的自私本能来讲,改变别人更符合自己的利益需求,虽然,从长远来看,改变别人未必能够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以后的事是不确定的,眼前的利益是确定的,往往是先抓住眼前的机会而放弃长远的不确定的利好。

     

    这就是心理分析的重要意义。心理学让人们看清这些人性的弱点,去克服短期利益转而去追求长期主义 ,让不良的关系模式在自己这一代终结,那么,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人生意义的重大体现。对于普通人,多读相关书籍,提高自我意识,思考反省,有意识的去改变行为反应模式,那么人生能够收获的快乐会多一些吧!

      放弃眼前利益,坚持长期主义!

                                      以此勉励自己!

跳出命运的轮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