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印象笔记,找了半天才看见素材库在哪,人家明明是那么大的字在最显眼的地方。
打开素材库,看到两张照片,未命名在文件,是无缩略图的浏览方式,双击点开,结果。。。吓死我了!
原来是我和我家苗苗不知什么时候,用软件拍的我们变老的照片。非常惊悚,吓得我一身冷汗。
话说印象笔记高级版也续费到2026年了,这么多年的支持,总不能变成智商税吧。确实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印象到底有啥用。
我们就先从这个去年更新的素材库说起吧。
这个素材库一开始凿实让我摸不着头脑,素材是啥呢? 进去看看,原来只有:文档,图片,音频。
这么简单的分类,能有啥用,搞不了小视频,当不了网盘。细思极恐,其实这个功能是为了支持手机编辑图文笔记准备在,相对微信笔记那么一点点在内存和兼容性,这个素材库在功能就给力多了,其实也变相增加了不少用户跟大象的粘性。相对于印象笔记的其他功能而言,这个功能还是比较好上手的。
高级用户每月有10G的上传流量,就算勤于笔耕,也还是毛毛雨,这个素材库可以说为我们的这个流量找到了出口。
那么这么大在一个库,我们到底放点什么好呢?
1.我目前的一个痛点是,手机内存。128G的安卓手机,天天内存告急,苦不堪言。如果养成一个好习惯,把照片及时做好标记放到素材库,相当于我的一个相册,相信依托印象在搜索功能一定非常方便找到。再也不怕下次要做相册的时候,还要从头整理。结果望而生畏干脆放弃了。
2.对于我们写作践行的战友们而言,素材库可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素材库。一次性或重复使用的图片,收集的一些手稿,初稿,思考结晶,平时碎片思考的积累,遇见的金句,读书笔记,甚至谈话记录。有时候隔段时间再看,都会有不同在感悟。也便于在写文章时取用。印象笔记的多设备登录,也非常方便。
3.收集关于孩子成长的点滴。现在用视频记录生活在平台和软件已经非常多了,但能够留得久且值得回味的,往往还是文字,和用照片定格的瞬间。把这些内容汇总起来,形成孩子独立的一个成长记录,或许有一天会是一个惊喜的呈现。素材库有一个“用素材创建笔记”功能,方便把一系列照片编辑成一个图文并茂的内容。方便创意,也节省了不少图片上传下载粘贴排版这些功夫。
4.结合各种场景,用来做图文结合甚至带现场录音的会议记录也不错,边拍边写边录,回头整理起来更方便。(不过高级用户单个文件上限200M)果然不是为视频而生,所以拍照也仅限一般像素,10M一张在,估计得建好几个笔记,才能搞定一场大会了。
对于印象笔记还处于小白阶段的我,实在也想不出啥好点子了。期待大家的碰撞,争取让我们的高级会员不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