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咳嗽
症状:初起咳嗽一般频作,喉痒声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面青微黄,带滞色。
症状分析:
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鼻塞流清涕,咳一般频繁;
风寒外束,腠理闭塞,故发热怕冷,无汗头痛;
风邪内郁于肺,肺主声,故喉痒,咳而声重;
寒伤皮毛,外束肌腠,故全身酸痛。
痰白稀薄,亦为风寒闭肺,水液输化无权,留滞肺络,凝而为痰之象。
舌苔薄白,均主邪在表分。
治则:宣肺散寒。
处方:揉小天心3分钟,揉乙窝风4分钟,补肾5分钟,清板门5分钟,分阴阳2分钟,清肺3分钟,揉小横纹2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清四横纹2分钟,清补脾3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
症状加减:无汗头痛,加四大手法或按揉膊阳池、拿风池;
喉痛重,加掐少商、合谷,捏挤大椎。
方义:
揉小天心、揉乙窝风——通瘀散寒,宣通表里,发散风寒,以达解表的作用;
分阴阳——平衡阴阳,调和脏腑,使机体恢复平衡状态;
补肾、清板门——滋阴清热,退体温,又能助神益气;
清肺、揉小横纹、逆运内八卦、清补脾——加强肺系的功能,宣肺止咳,消炎化痰;
清补脾、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可调中和胃保中焦;
清天河水——安神镇静,泻心经之热,清热利尿,促进水液代谢,以利解表。
小儿推拿学习交流个人收获体会
张兰
1.小天心除了镇静安神的作用,在本案例中学习到还有通窍散瘀、畅通经络、清热利尿的作用。小天心是诸经之祖,能通诸经。
2.膊阳池除了治便秘,在本案例中取其治头痛的作用。
膊阳池可降逆清脑,头痛头晕都可以用。
3.清板门 除了在积食脾胃问题时用,还可以用在风寒咳嗽,取其清热凉血、凉膈热,可清大小热、虚实热、退热除烦。
4.清天河水除清热外还可镇静安神、促进水液代谢、利尿,以利解表。
5.体会:同个穴位,在每个不同案例中作用不同,如果只局限于一种功用,会限制开方时穴位的使用。经过每周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收获很多,讨论过后印象深刻,很好的补充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漏洞。
余凤凤
1. 揉小天心:之前只知道它的功效是镇惊安神,今天又解锁了别的功效,还可以通窍经络,清热明目,利尿通便
2. 揉板门:它的功效从升清降浊,消胀除满,延展到清热凉膈
3. 清天河水:从退热延展到清热利尿,安神镇静,清热除烦,解表
4. 揉膊阳池:从治便秘延展到止头痛,引上焦热下行
5. 顺运内八卦:以前只知道它的功效是调理气机向上,止腹泻,今天学习到它有排寒、排痰的功效
6.体会:大家一起学习交流讨论,拿案例来讨论病症和处方,分析处方中穴位用法和功效,感觉学习到更多,理解也更深刻
范晨子
1.小天心
是诸经之祖,能通诸经,此处取通瘀散寒的作用。其还有可矫正经脉的拘急或偏胜,在眼斜视可用到。还有镇惊安神,在夜啼等都可用到。
2.膊阳池
有疏风解表,通降二便的功效。掐揉膊阳池能止头痛,通大便,利小便,特别是对大便秘结,多揉之有效,但对大便滑泻者禁用;此处取其治头痛的作用。
3.清板门
它性寒凉,它属于清法泄法。能清中焦脾胃的湿热,起到和胃、降腻、泻胃火的作用。此处泻火降体温
4.体会:穴位主治不宜死记硬背,结合经络主治近取远取气机升降浮沉等理解记忆。
黄宇华
1.八卦
之前知道的是调畅中焦气机,现在知道还有开胸化痰、理气利膈,行滞消食,降逆平喘、止咳化痰、止吐止泻,平衡阴阳、清热发汗
(1)顺运内八卦,性平和,使气上逆,能促使呕吐
(2)逆运内八卦能降逆平喘,止咳化痰、利气利膈
2.板门
清胃热,除口臭,止呕吐、泄泻,还可用于退热除烦,疹痘潮热不退,鼻衄,鼻腔炎。此处取板门的清热凉血,凉膈热的作用
3.小天心
镇静安神
施曼儀
①膊阳池:即能疏风解表,通二便,又可以治各种头疾
②小天心:诸经之祖。能通诸经,镇静安神,清热明目,还可矫正小儿偏胜
③板门:能用在脾胃,口气问题,还可用在风寒咳嗽中
④小横纹=掌小横纹
⑤体会:每个穴位功能主治多,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吸取到别人对这个穴位的其他理解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