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我拿自己的案例给你举个例子。
一位妈妈,每次做咨询,都抱怨她的老公不学习,一直在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她每天都用自己的所学绞尽脑汁的影响老公,联合老公跟她建立统一战线,一起影响孩子,但是老公是成年人,思维比较僵化,影响起来不容易,造成的现状是费了好大的劲,收效甚微。而休学在家的孩子的那一边,自己根本没有时间,没精力去关注到,孩子的现状一直没有大的改观。
跟她做咨询,我特别着急。我心里有个声音说:“孩子的成长,耽误一天就是一天,得抓紧呀!”我强烈希望她把注意力从对老公的关注上,分出更大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孩子现状的关注上,让孩子不至于在消极的状态中呆的时间太长,时间越长孩子越没有走出来的信心。
我反复问她:“你影响老公容易吗?效果大吗?”她总是说:“负面情绪总是在反复,只能慢慢来。”我就很挫败:孩子的这方面更需要关注啊。
你注意到了吗?我有一个期待:我期待她更多时间精力放在孩子的这边。可能你听完这个案例,你没觉得有多难受。你会想,她把时间精力放在影响老公那边也是可以。这是因为,你对她没有强烈的期待。
后来我意识到,她的状况跟以前我刚开始学习时很相似,觉得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很重要,而好的家庭氛围又是由夫妻二人的关系决定的,所以就把劲更多的使在修复与老公关系上,但是收效甚微,还耽误了孩子的成长。我对自己没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孩子身上,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很懊恼。刚好这个来访者的现状,触发了我对自己的遗憾,不想让她再走我的弯路。
咨询师的角色,本来是为来访者的改变而服务的。往哪个方向改变,这是来访者自己说了算。“在帮助孩子过程中,更多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老公那边可以少放点,只要老公不破坏就行。”这是我对自己的期待,但我却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把它看成来访者需要调整的方向,这就偏离了咨询师的位置。
有人可能会说:那你在做咨询的时候,不要代入个人的期待,不就行了吗?
可难就难在,咨询师的个人问题,在咨询的当下有时是不知道的,这是一个盲区——盲区往往来自你和来访者的共同点,它会激活你的个人经验。
有人会说:有个人经验,这不是好事吗?它能帮你更理解来访者,怎么会是盲区呢?
其实,个人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拉近你和来访者的距离,也会导致你看不到彼此的差异。咨询时,很多时候我们和来访者方方面面的背景、经历都不一样,你很容易想到:他是他,我是我,就能很好的站在咨询师的位置上。但如果他的问题你刚好遇到过呢?你就会想:“他说的我都懂。”
如果一个案例让你特别困扰,很难住前推进,你就要回到自己身上,看看是否与来访者有共同点,是否把自己的期待带到咨询里,是否偏离了咨询师的角色,尤其要分清那些是你的期待,哪些是来访者的期待。最后摆正自己咨询师的位置。
所以在第一步,咨询师得先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判断在你的生活环境、过往经历、价值观当中,哪些方面跟来访者想解决的问题有共同之处。
比如,来访者面临失业,咨询师最近经济也不景气,这是环境的共同点。
在刚才我的例子里边,我和来访者都有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影响老公身上,这是我们经历的共同点。
还有,来访者不能对所学知识做到深入理解,一直在知的层面机械地高谈所学的概念时,我就想说省省吧,知道再多的理论,用不出来都是白搭。这是我与来访者共同的经历。(其实有时候心理学不在学了多少理论和门派,更重要的在于把所学用出来。)
又比如,咨询师和来访者都认为事业应该放在家庭之前,这是他们价值观的共同点。
还有的时候,你本人和来访者完全不像,但你能从他的问题上边看到你熟悉的其他人的影子,比如你的父母、伴侣、孩子,曾咨询过的案例,这是一种间接的共同点。
这些共同点,会让咨询师不自觉地代入各种预设,分不清那一个想法是自己的,哪个想法是来访者的。不过,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是因为我们没有去看。一旦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卡点就在共性里,我们就可以清晰区分两个人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