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看着窗外一片阳光,心里怦然想去外面走动,这一刻我就知道,春天真的到了。
我不争春,且任花去。
春有旺盛的生命力,这让我想到黑格尔和尼采。黑格尔,如果只用“正反合”来概括,那我们就太简单化了,翻开他的书好好看一看,他能给予人们的比人们从他那里已经得到的要多的多。我觉得,他的哲学是运动的哲学,之前的哲人巨匠都是静止地谈着自己的思想,康德还把哲学分成几个块块,不能动,而他把哲学动起来,把生命动起来,把人看成自我生成的过程,一切有了运动的旋律!他告诉人们,真理绝不是像乌龟王八那样静静地趴着不动,真理必须在运动中寻找,多么深刻!他还说,“本质和内心只有表现成为现象,才可以证实其为真的本质和内心”,就是说,一个思想、一个观念,如果只停留在意识中,不把它特殊化、具体化,这样的思想观念就是僵死的,就不是真理,真理是将普遍进行到特殊的过程,换成马克思的话,就是“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现在我们觉得这很简单,那是因为黑格尔通过马克思已经普及化了,在两百年前的时候,谁会有他这样的自觉的思想?如果你硬说中国两千年前就有,比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只能说:那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在黑格尔那里,在他那对立统一中不断运动不断生成的理论里,你能看到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看到永不停歇不断向前的驱动力,让你不由得豪情顿生,引颈高歌“向天再借五百年”,你是不是很快意?你绝对不会是被物质无情碾压下的被动的命运!
尼采,他格言式的表达,让他在形式上异常地与黑格尔不同,但他更加直接地喊出“生命意志”。尼采说,别用一切形而上的语言给我说话,我只信任生命,生命要保护自己表达自己超越自己,而不是去保护他人表达他人超越他人,有劲道吧!再看看,尼采说“人是某种必须被克服的东西”,就是告诉我们,人只是一个应该被超越的阶段,不能停留在“人”那里,要不断地生成不断地超越,你要有意识地去铸造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自己,更有劲道吧!我觉得,认识尼采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到尼采你就想像那东方喷薄欲出的红日,想像那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想像那一团熊熊燃烧的火,因为尼采给予人生命力的冲击实在太过强大,不由你不这样想。这样想了,你就有着用不完的激情和使不尽的力气,你就像是初生的小牛犊,想释放心中太太过剩的能量,嗷嗷叫地想与天斗与地斗与牛斗,就是有劲,就是不怕。你这样想了这样做了,尼采知道了,定会一脸严肃地像巡视组一样地夸奖你:“入脑入心,把自己摆进去了,好!”。
什么给你力量?绝不是你口袋里那几个骚钱,好好看清楚,是你心中坚定无比的对生命的信仰!春天启示录,启示着动起来,身体动起来,思想动起来,生命动起来。好吧,穿上跑鞋,绕场十圈,像是施展裘千仞水上漂的功夫,只一会,我就把黑格尔的理念特殊化了,也把我刚才的自己给克服了。看来,哲学不但不遥远,还挺好玩。
正是春天里,女儿常唱的儿歌挺好,“天暖花开不做工,将来哪里好过冬,嗡嗡嗡,嗡嗡嗡,别学懒惰虫”。记住了,别学懒惰虫,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