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明节的最后一天,我们带着星星去迪士尼乐园玩。先生早上四点开车出发,七点到达了迪士尼门口。
朋友们纷纷问我:“早上四点出发够拼的,为什么这么早?”
其实,我们的计划因为路上发生的小插曲,临时改变了。
我们买的是4月7日的门票,原本打算前一晚达到上海,在那里住一宿再去迪士尼等开门。
结果,我们4月6日下午两点半从老家出发,遇上了大堵车,在一个路口等待接近一个小时。
先生负责开车,星星不耐烦的时候,我告诉他,咱们可以看看路边的风景啊。
在等待的路口,正好是小湖泊,夕阳照射水面,显出点点星光。山坡上绿意葱葱,小鸟时不时从空中掠过。
山坡上,绿意葱葱。车子在长长的路队伍中像一只小乌龟一样爬行。
我和星星数着路边的树,在那一刻,一个想法闯入脑中,“沿途皆是风景”。
我想,如果没有堵车,又怎能停下来跟孩子数大树嗯,又怎能静静地看这夕阳下的风景呢?
二、
当车子终于从高架桥上快速下坡后,我们又迎来了最严重的拥堵。
在一个即将通往高速路的红绿灯路口我们又原地等待了一个小时,导航上显示的是长长的深红色的标志提醒。
好在包里有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我和星星画起了五线谱,打发时间。
到了晚上六点半,我们的行程还未完成一半,但是时间却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天逐渐暗了下来,司机们纷纷下车查看情况。大家的神情沮丧、焦急甚至气愤,因为谁都无法预知要在这里待多久。
怎么办?照情形,如果继续等待,一定是要开到凌晨也不会达到目的地了,大家不免有些着急起来。
“早知道,我应该早点出门。”
“早知道就不选这条路了,太糟糕了!”
原本淡定的我,也不能保持淡定了。
在某一瞬间,烦躁、埋怨的想法不一而同地闯进脑子里,心情低落谷底。
这时,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本书:《父母的觉醒》。其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生活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它是中性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力量选择一种方式去解读自己的生活,这种方式极大地影响着生活经历的性质。”
我调整自己的呼吸,让自己逐渐平息下来。
是啊,这就是节日最正常不过的堵车,我不需要给它贴上“坏“的标签,我只需要告诉自己:哦,堵车了。仅此而已!
我要做的是接受它,面对它。一切的埋怨、焦虑都只会徒增烦恼,谁说旅行就一定在某个景点呢,也许旅行就是在路上啊,这不就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吗?
我和先生开始商量对策:退票?改时间?还是调头找地方吃晚饭,再住一夜?
听到我说住下来的提议,星星兴高采烈地说:“妈妈,我们还可以好好吃好好玩啊!”
孩子笑嘻嘻,清亮的大眼睛盯着我。
于是,我们决定住在当地,找了一个面馆,点了星星喜欢吃的面条。那晚,风很大,星星在面馆门口开心地转圈圈,两只胳膊来回比划,嘴里嘟囔着:“嘿,哈!”
他大声告诉我:“妈妈,我在跟风打架。”
看着孩子开心的模样,真庆幸我没有把一丝丝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而是让他看到我们生活积极的一面。
晚上,我们在一家宾馆住下,孩子激动地在房间里跳来跳去,他觉得这真是一次神奇的旅行。因为堵车,他吃到了好吃的面条,还提早实现了住酒店的愿望。
那一天夜里,我在导航上查看车况,夜里十二点高速依然是严重拥堵。我们避开了最严重的拥堵时间,在早上的四点出发,顺利开始了第二天的旅程。
三、
孩子的经验总是来源于父母,当我们抗拒生活时,他已经开始学着给生活贴标签;当我们焦虑不安时,这种情绪就会急速向孩子扩张;当我们埋怨别人时,他就开始学会了推卸责任。
他学着我们的语言,学着我们的动作,学着我们的神情,最后变得跟我们一模一样。
相反,“如果孩子看见我们顺其自然、心态平和,他们在生活中也会从容自如,建立起对生活的信任,并在此基础上优雅平易地应对世事。”
这就等于教给孩子:从一切现实事物中汲取智慧,不必将生命中的某些事视为”好“或“坏”。
当我们面临种种困境时,我们只需要告诉自己:“接受他,顺势而为,审视自己的期望。”
尽一切努力去适应状况,并从错误中获得经验,以期下次做得更好。
事实上,我们如何对待生活,孩子就会学着如何对待生活。
一次路上的旅行,谁说不是一场美妙的旅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