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印象很深刻的一个点是:一位母亲在儿子生日时许下的愿望是愿他成为那个能为自己买花的人。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坚持不懈的审美训练。
当时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觉得很吃惊,在很多家长乐此不疲的抓孩子的学习的洪流中,这算是鲜有的特例。
审美在慢慢成为现在社会生活的最底层的基础能力。
我是一个对美不敏感的人,更不会刻意地去营造美,在这之前,对于我来说,生活中若是偶然遇到美好的事情,我会做的我能做的就是驻足感受,若是遇不到,也能将就活着。所以今天就忍不住感叹这么多年来,生活少了很多的光泽。读到这样的文章,受着熏陶,我也开始模仿学习,在一点一点的发生改变。
静下心来,想一想,一个人区别他人不是建了多少功绩,不是金钱与权力的富足,而是面对自己的样子,是一个人对待生活的那一点点的执拗。对美的这种执拗能能让一个跌入谷底的人,不至于完全放弃,看到那点滴的光亮,在秃废之后能够继续前行。这种走出困境的能力若是浸透血液,变成一种本能,一个人就会自带幸福感的光坏。
今天是植树节。春天来了,拂面的春风总是让人忍不住散开头发,甚至觉得这样的天气,不出去户外就是一种罪过。
今年的植树节,亲手种了几株植物。
这学期开学第一天打扫卫生,除了清出很多废旧的书纸之外,还有七个没人要的水杯,我有点为难了,扔了觉得有点可惜,可以种一些花。因为近段时间的熏陶,对美有那么一点追求,开启第一次的营造美旅行。
找了几个学生,共同种下几颗霸王鞭,每一个窗台放一株。每次上课前都忍不住看一看。在学生犯错的时候,看着这些植物,我突然变得不敢太大声批评他们了,害怕惊扰了窗台上安静的绿色。
九年级体育训练,班主任全程监督,当然最好的监督就是参与。我也顺便减个肥,锻炼一下身体,对于一个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刚开始操场上跑一圈就已经气喘吁吁,现在也能略带轻松的拿下三圈。这种双赢的事情,自然会更认真一些,这样的态度能让人在工作的生活能够快乐一些。好的工作状态就是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晚饭过后的自习时间,我跟学生们讲我带着轻微的脚伤坚持陪着他们锻炼的事。本来就想树立个正义的形象,做出榜样,让他们更认真地训练,告诉他们看到那个跑到队伍最后的我,即使当下那一刻很累,也不要停下脚步。鸦雀无声的教室告诉我,当下的那三分钟是起到作用了。老师都必须自带榜样的光环和洗脑的潜质。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超过老师是一定的事情。我只是想,把被他们超过的时间尽量的往后推移,一推再推。
之后,我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刚准备离开,一个学生说,老师你头上有一根白头发,声音不大,还是都听到了,另一个男生附和说,老师我也看到了。我说,那我得找一个女生拔掉。在教室外后门口拔掉三根。走进教室,我开玩笑地说,怎么是一根,明明是三根,都是为你们操心操得。学生笑了笑,说老师你老了,我无语了。
静下心来想一想,刚当班主任那段时间真的是动不动就发脾气,那段时间生活中与在教学中完全是两种状态,相比之下,感觉自己变了一个人一样。那个时候就是气点太低。一个人生气的点越低,恰恰是内心不丰富不强大而表现,一种对生活的美视而不见的表现。
美的概念应该更加广义,生活中的美也许恰恰存在于不经意间的细微之处,幸福的生活始于对美的一种执拗。
愿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对美,有自己的态度,并开始执拗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