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早期作品。书名虽然叫《自卑与超越》,但实际上书中写有关自卑的内容只有极少一部分,还阐述了自己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的观点。
心理学的流派很多,阿德勒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卑,强调协同合作。这本书很适合使用跳跃式阅读法,可以把书里的章节话题,单独抽出思考阅读。至于是否同意阿德勒的观点呢?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重要的是思考。
其中很多精彩的案例引起共鸣,也能起到警醒的作用。
01.自卑
自卑一直是个贬义词。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而补偿自卑感则来源于优越感,或许会激励你上进,也或许自欺欺人来消除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这些都是以身俱来的,是人的一种内在驱动力;而在残障儿童宠溺儿童和被忽视的儿童上自卑感表现的更为突出。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正因为不完美才要去追求完美。(自卑与补偿)
人类的制约。
我们必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与周围的人互相关联。
人类有男女两种性别构成。
阿德勒认为人生所面对的刚到问题可以归结为职业,交际和两性。
想要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
成为今天的自己。
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今天的自己?
早期记忆
梦
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
青春期
从早期记忆到青春期,阶段的性格形成与对自卑不断超越的过程,都包含其中。
阿德勒认为梦是自我欺骗。
梦是心灵一种创作行为,重要的是潜藏在梦中的思想,而不是梦本身。
解梦是为了了解、分析个人风格,是很专业的事情。以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为主要流派。
阿德勒没有否认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对成长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他也强调决定性格形成人生方向的应该是孩子对于各自经历的认识和看法。
你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就会如何与世界相处。
生命的意义
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如果我们把某些特定的经历当作未来人生的基础,那么或多或少就已经开始误入歧途了。生命的意义不为环境所決定。我们通过赋予环境的含义来决定自己的人生。
只有为社会利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才会带来最终的人生满足,完成了人性自卑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