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由中国著名教育家与儿童心理学家,被誉为中国蒙台梭利第一人的孙瑞雪老师编著的。该书主要讲述0-6岁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有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走的敏感期、空间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模仿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等等。
如果一个敏感期顺利通过,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上升一个层面。如果一个敏感期没有很好的度过,这个敏感期在6—12岁还会有弥补的机会,但前提是有一个爱和充满自由的环境。
“哎呀,宝宝别吃,脏。”大人赶紧把宝宝手里东西拿走。
“再吃打手手了。”啪,真的打手了。家有0-2岁宝宝的家长们应该感觉这场景似曾相识吧。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其实这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在“作祟”。
一般宝宝两个月左右就开始“有滋有味”地吃起手来,口腔敏感期一般是在半岁左右到来。如果过度保护,口腔敏感期会推迟。
“口腔敏感期严重得不到满足的孩子会去抢别人的食物,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咬人,捡掉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无法学习”。
读了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Coco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啃指甲并吞下。并且一向温顺的她有一次竟然咬了同学一口。原来是她的口腔敏感期被推迟了。
有句教育名言:“孩子初始是用口来感知世界的。”孙瑞雪老师说婴儿用口认识自身之外的各种事物和世界,也用口唤醒自己的身体,包括手和脚。所以为什么婴儿先吃手,后来吃脚了。
Cola现在抓到什么都放嘴里,特别是在爬行过程中捡到的各种“宝贝”,有掉的饭粒,有地上的垃圾、有亲手撕的纸巾或者书、有盆栽里的陶粒、姐姐的乐高小零件、我的手机套、电视遥控器等等。。。通常小的东西她会以掩耳不及迅雷的速度塞进嘴里,而且死活不会主动吐出来,大点的东西,就不停的吸吮、啃咬。
家长都会特别担心孩子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把危险的东西吃到肚子里,之前有过报道一个孩子吃了很多颗巴克球,拍片子发现巴克球已经串成个圆,看着特别吓人。
那怎么办呢,不让孩子吃不好,让她吃又怕有危险,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口腔敏感期呢?
我总结的是:在确定孩子用口能接触的东西是安全的情况下,放手让孩子去用口吸吮啃咬。另外,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软硬不同的食物,干净的,不同质地的物品等给孩子咬、尝。是不是很简单?
——
我是小苗读书,关注我一起品好书,探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