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注:本文引述史实和各方引文材料等都来自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出版集团在2011年出版的戴茂林、赵晓光著作的《高岗传》第十一章“主政东北”。
高岗是在西北起家的,但他的事业巅峰时在黑土地的东北。
两位传记作者是这样评断的。高岗在1949年3月11日,中共中央对东北局领导班子调整的时,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不久又在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东北人民政府主席。
这样,高岗就集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于一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东北全境解放后,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必须迅速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各级政权,恢复经济建设,担负起全国解放战略后方的重任。
“今后我们后方全体人民的任务,就是全力进行经济建设,发展我们的工业和农业。特别是恢复我们的工业。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所有党政军民各方面工作都应该服从与服务于这一中心任务。”高岗在沈阳市民纪念解放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集会中说到。
1949年6月,高岗和刘少奇(任团长)、王稼祥组成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高岗这次能够成为代表团之一,主要在于东北对于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和恢复全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次中苏会谈是卓有成效的。7月30日,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签订了苏联共产党向中国共产党提供3亿美元贷款的协定。
高岗没有参加签字仪式,当天返回了国内,筹备即将召开的东北人民代表大会。
刘少奇同苏联200名专家于8月25日抵达沈阳。由于当时南方还在打仗,所以,苏联专家大部分留在东北工作。
8月21-26日,东北人民代表大会在沈阳召开。高岗在这届代表大会上说:
“代表会议所要讨论的施政纲领一定采纳你们的宝贵指示,因为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是政府的支柱。”
“现在已经开始了在新的条件与新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的新时期。”
“我们在进行各种建设中,不是没有困难的。但是,客观条件是完全有利于我们的,所有的困难,我们都可以战胜。”
“在建设新东北支援全国这一伟大事业上,完成我们所担负的光荣任务。”
26日上午,东北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高岗获得了313张选票(314名参加选举的代表),当选东北人民政府主席。
东北人民政府是在全国较早成立的大区政权机构。
9月21日,高岗作为东北解放区的正式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在21日的开幕式上,作为中国解放区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
这次讲话,是高岗唯一一次参加全国最高权力机关的代表大会,也是他第一次面对全国人民的代表发表讲演。
在这届新政协会议上,高岗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10月1日下午3时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上,高岗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与其他几位副主席一道,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高岗在参加完开国大典后,就回到了沈阳,也把主要精力投到了恢复东北经济建设的任务之中。
恢复东北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是尽快地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为解放全中国和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则是工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基础。
在东北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鼓舞下,广大东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为高涨,在1949年农业生产遭受较为严重的涝灾和虫灾,粮食产量仍然比1948年平均增长20%左右,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
同时,农民生活的改善又提高了农民购买力,扩大了工业品市场,也扩大了农业再生产,从而进一步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原料。
恢复工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恢复鞍山钢铁公司。鞍钢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诞生。在鞍钢出钢的前夕,高岗率领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和沈阳市各界代表组成的代表团来鞍山,和工人们一道庆贺。
在恢复东北经济建设时期,高岗十分繁忙。他频繁的出席各种会议,发表讲话外,还经常到农村、工厂调查了解情况。
“把东北的经济建设提高一步,把东北人民的生活改善一步,为完成我们的建设计划而奋勇前进。”
曾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长的严济慈在回顾这段东北恢复经济建设的历史时评价说:
“金鸡报捷,始于东北,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新中国的工业与科研,也可以说是在东北首唱建设之歌。”
周恩来在1950年3月3日的东北局干部会议上,指出:“这次苏联给我国贷款的绝大部份,中央都给了东北,这是”因为东北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于全国影响是很大的,有局部才能有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