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过日子时,分歧比较少,要么听你的要么听我的,再不济两人商量着来。自从家里添了个娃,场面就大不一样了。
你想给娃六个月添辅食,老人早早的就准备好了辅食面条。
你想给娃自然离乳,娃刚过一岁身边就有人不停的劝说,母乳越大越不好戒。
你不想让娃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可孩子爸一回家就放不下手机,引得娃也好奇。
刚给娃报了钢琴课,娃学了没几天就打退堂鼓,老人心疼小孙子让你去退课。
养娃的路上好像每天都要遭遇八十一难。
养育观念不一致怎么办?当然谁生养的听谁的。
说了好多遍,家人都不听怎么办?那就只能从改变自己做起。
为什么要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其他人?因为改变自己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01
先用知识武装好自己
由于处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父母为了养育孩子早早的就备下功课。养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更像是接手一个大项目。
从备孕时就开始调整饮食作息,孕期开始加准妈妈群,学习怎么吃更健康,怎么有效的做胎教,怎么做新生儿护理,怎么处理宝宝常见疾病,宝宝即将临盆时,那感觉就像还没复习完就要高考了。
宝宝出生后家里的育儿书开始占领了半个书架,哪天宝宝的便便变了个色,都能立马就准确地拿出某一本书翻到某一页查看对应症状。
也就是在宝宝出生这一天起,不同的养育观点也扑面而来。
年轻父母认为自己已经学习了那么多育儿知识了,应该听自己的。长辈觉得自己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应该听他们的。
但是如果总是指出家人的错误,未免让家人觉得难堪。长辈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帮我们看孩子首先是发自于对我们的爱,如果总是遭到指责也会寒心。
想想如果是我们好心去帮助别人,还总被别人指责批评会怎么想?大概早就分道扬镳了。
面对养育分歧,我们可以搜查资料给长辈看,如果他们不信任网络上的观点可以给他们看相关的书籍,相比起指责来说,以客观的方式告诉家人新的养育理念更有说服力。
02
有时候可以适当放手
有时候不论跟家人怎么说都不起作用,说起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
我妈妈总是觉着我闺女吃不饱,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喂给她饭,每次吃饭我都跟她说,您别喂她了,让她自己吃。到现在孩子快四岁了,每次去姥姥家吃饭时都像个佛爷似的坐在沙发上,然后我妈妈一口一口往她嘴里填饭。
现在看到这种情况我什么都不说了,因为我知道孩子是会自己吃饭的,而且我也渐渐明白了那是长辈对孙辈的爱,孩子也欣然自得的享受老人的爱。我小时候我妈妈肯定也这样给我填饭,我这么大了不也能自己吃饭了吗。
不过对于长辈这种溺爱孩子的行为,虽然不好说什么,可是私下里千万要给孩子做好功课,不然孩子真的养成坏习惯就麻烦了。
偶尔让孩子接受长辈的溺爱也没有什么不好,起码等他们长大了回想起跟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在一起时都是温馨的感觉。
再比如,我平时不让孩子过多接触手机游戏,我的手机上也没有游戏,但是到了周末孩子就喜欢缠着爸爸玩他手机上的一些小游戏,偶尔玩玩游戏没有什么大碍,而且玩一小会儿她自己就感觉无趣不玩了。若是长时间沉迷游戏就要采取一些行动帮孩子纠正了。
03
原则问题温柔坚持
首先是要想明白什么是养育中的原则问题。孩子处在不同年龄段,面对的原则问题也不尽相同。
比如还是喂饭,在孩子一岁左右正是练习使用勺子自己吃饭的时候,如果家人还要亲自喂饭那就坚持原则与家人沟通。如果孩子大点了,自己完全可以吃饭,那家人亲自喂一两次也不是什么问题。
比如孩子学钢琴不久打退堂鼓,长辈可能经不住孩子泪眼婆娑要取消课程,此时我们就要跟孩子和老师沟通,可以适当调整学习进度,也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遇到困难首先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弃逃避。同时也跟家人做好沟通,尽量让家人保持态度一致。
若是把所有问题都看做原则问题,未免会让孩子和自己都很累。是否是原则问题还要父母们自己拿捏。
如果你认为孩子的品行,或者学习习惯,或者动手能力等等是原则问题,那就温柔并且坚定地与家人沟通,让家人之间对待孩子的行为尽量保持态度一致。
家人态度实在不能保持一致可以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如果奶奶喜欢看电视,但是这样你担心会影响到孩子学习,不妨给奶奶卧室配一个电视,既满足了奶奶的需求,又不会影响孩子学习。
如果你担心自己不在家的时候爸爸总是给孩子吃外卖,那就提前备好半成品的食品放在冰箱。这样即消除了你的担心,也给家人带来便捷。
04
孩子需要看到多元化的家人
有时候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家人对孩子都保持一致态度,那就转变我们自己想法,多看家人的优点。
每个人首先身为人,其次才身为父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既然组建起一个家庭就要互相包容,容许他人在家庭中表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
孩子到了学校也会面对形形色色的老师和同学,有的老师温柔,有的老师严厉,有的同学容易交往,有的同学难以沟通。让孩子了解到每个家人的性格不同,到了学校他就能更好的适应。
初为人母我们都不可避免的容易钻牛角尖,想把最好的带给孩子,所以不断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也想让家人跟我们一样科学育儿。
可是,我们忘了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私人逻辑,当别人育儿态度跟我们不一致时,先尝试从他的角度出发理解他的用意,我们便能很好的释然。
在大家庭中抚育孩子时,大的原则问题温柔坚持,小问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孩子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他就像一颗种子,有爱的浇灌和呵护就会慢慢生长,需要扶正时我们就积极协助,最终他会繁盛茂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