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几天上书法网课,老师的声音特别悦耳,讲的内容通俗易懂。最主要的是他书写水平不仅高,而且作类比的方式很特别。汉字的结构,被他以恋人相依、相拥等方式画了出来。有几次我面对屏幕竟笑出了声,之前我听过课的老师都没运用过的方法,因此我记住了他。今天课的内容讲虚实、粗细对比。他在示范,很认真地讲解,撒短捺长、横粗竖细,体现层次惑。我的眼睛跟着他的手指在动,同时写着日记。我喜欢听课的感觉,所选的老师都能给我的学习带来启迪和指引,这个过程慢慢融入在我的教学理念里,我有时会忘记哪个理念是哪位老师提出来的。
我从很早就喜欢汉字,甚而产生一种敬畏感。上升到书法就要强化它的结构和粗细、疏密对比,弱化是书法的死敌,那样就不成为艺术个性了。这当然是训练的方式,目的是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发现内在的不同的真正的美。比如唐伯虎点秋香中,秋香的第一次出现,绿叶点缀了红花。临帖要求形似,其实临的像不是一模一样,突出的是笔画之间的关系,去掉繁索细节,临摹即临关系。一是线(古厚)二笔画(素雅)三结构(对比丰富)。笔画要简洁忌花哨、抖动、夸张,线要扎实、有力、俯仰变化中有牛犁地的感觉。高端的食材只需要简单地烹饪。这是今天的帅哥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点。
姚老师滔滔不绝,间歇性压抑着清嗓,其实我挺想让他停一停喝点水,然后我们也能放松一下,回顾他讲的内容,可是大家都急,没有停歇的意思。这次我没交作业,老师在点评时我有些心不在焉。
学书体系的构建
大篆(细质)始平公(方笔)石门铭(圆笔)圣教序(字势)阴符经(笔势)拓展(元桢墓志、贾思博碑)
例如苹果手机除了它核心技术,其他配件和组装均来自其它国家或地区。
我想以这样的方式记录我的学习过程,文字对我而言就是人生的轨迹,只要你愿意,她会见证你所有的生活点滴。
窗外草木早已发芽,而我有大把的时间写字,看书。这是我期待已久的享受,但我却失去了愿望满足的快感,因为还有那么多人奋战在一线,有那么多人面临生存或死亡的考验。只要疫情不结束,我的心便会躁动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