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件事有时也像女人购物,买的时候很喜欢,很冲动,读或穿的时候又总觉得不那么合心思,读不上几页就坚持不下去,从而搁到一边了;或者穿不上几次,就把它丢在一旁,扔了又舍不得扔,穿嘛又不想穿。
培养读书的习惯,我觉得应该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习惯延续性。如果一个人从大学毕业以后到工作岗位,这种惯性其实还是存在的,那么继续保持下去,相对会比较容易。
第二,就是强迫自己看下去,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又要允许自己的懒惰。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不太深奥难懂的,而且相对又比较有意思的书看起,慢慢进入更高的境界和层次。
我用自己的经历来讲一下吧!我大学毕业以后到一个单位工作,那个时候还是非常愿意看书的,并且在报社做兼职编辑,后来工作多了就辞了兼职,以后又结婚又生孩子,家务也多起来,工作又一直比较忙,人很累,睡眠不足,看书的习惯慢慢也就丢了,顶多看一些《读者文摘》。
可是后来随着自己自我意识的觉醒,外加工作变动,要求也进一步提升,这样必须要看一些更多领域、更多门类的书,那么该怎样重新捡起读书的习惯呢?
于是就给自己定一个任务。开始的任务可以定得稍微轻松一点,三个月看一本书,不要给自己定一个月看一本书这样的高目标。那么在这三个月看一本书的实际实施过程当中呢,又要给自己定出阶段性的目标,比如说最差第一个月必须要看一本书的百分之多少?那么这个任务就变成了硬性的,即使是在一个月里最后几天,也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这是一个硬目标!其实如果完成了这个任务,那么你就有了重新捡起来书的习惯。这样,不到一个月,你完全可以看一本书,三个月看三本是非常轻松的。
还有第二个窍门是,要从自己感兴趣的,不太需要费思想的书读起,逐渐向更深更远的目标进发。看什么呢?就先看一些有论述的、偏新锐的小说。这样选择的原因,根本在于自己是个文科生,其次是要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思考,第三就是小说读起来总是比较容易的,总比太多精深的专业知识的书要轻松得多。
慢慢的,找回了读书的习惯,再读任何的书都比较轻松。更为关键的是,读书会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再需要强迫,也不再需要给自己定什么任务。读书变成了生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简单。
现在,只要给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完全可以读一本书。出差和个人旅游,我从不进机场贵宾厅,因为那里的书相对比较老,或者休闲的书居多,我反而喜欢在大厅里的书店里读书。
顺便讲一个小秘密,机场书店里的书相对比较新的,完全可以去读读,如果有时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