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收纳,装修中一直存在的话题,玄关、客厅、卧室、厨房、还是衣服、鞋子、书本,都是有关收纳的话题。
感觉自己每天都在收拾,可是每天也会弄乱,你所做的整理也许只是把东西摆整齐,又或许放进柜子,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与其想办法整理,不如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让他也加入到整理收纳中来。
有了孩子以后,家里就像战场,各种玩具、婴儿车、书本、遍地都是,没有可以下脚的地方,很多妈妈的心声。
妹妹家有了小孩,虽然才两个月,家里就有很多大、小型玩具,(身边朋友送的)不仅仅是玩具,就连孩子的衣服、抱被也是霸占了大半个衣柜。
想到同事家的孩子,小男孩6岁左右,去他们家做客时,妈妈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玩具太多了,每个角落都有,而且房子经常收拾不整齐,收拾好了,弄乱了,感觉一天跟在孩子屁股后面收拾。
6岁的孩子已经有动手能力了,可以培养孩子的收纳意识,让他也加入到自己玩具的整理中。
之前读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有一篇文章写到“场”,“场”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
就像到了寝室你就想睡觉,到了办公室自然想到的就是工作,而到了餐厅自然想到的就是吃饭。
我之前也有很不好的习惯,冬天的时候太冷,喜欢窝在被窝里,窝在床上看书,困了就睡,醒了再玩玩手机,就这样一复一日的消遣时光,有一种虚度时光的空虚感,让我很沮丧。
明明知道自己不喜欢这样,可就是日复一日,不能改变。因为自己在家里所造的“场”是放松和娱乐的,所有得行为都在暗示自己:应该好好休息。
读了文章以后,让我有了“场”的意识,开始养属于自己的“场”,书桌是我学习的地方,坐下来就知道要学习,沙发是娱乐、放松的地方,可以玩手机、看电视,卧室睡觉得地方,午睡和晚上睡觉时再进去,养了属于自己的“场”以后有了自己专属的地方,属于自己的环境记忆。
我们可以从小培养孩子,锻炼他有自己的“场”,知道玩具要在哪个合适的空间玩,自己拿出来的东西要放到原来的位置,养一个属于孩子的“场”,让他在自己的空间里形成做事的习惯,这件事做的越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这样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不用每天跟着他去收拾和整理,而且孩子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关于收纳儿童房物品的建议:
我们在想办法增加收纳空间的同时,也可以从源头上面减少不必要的玩具、书籍、玩偶等,可以和孩子共同做这件事情,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
尝试和孩子商量,买一件玩具就要舍弃一件旧玩具的规则,小孩的购买力很强,不管在商场、商店、路边看到玩具就想买,就连去朋友家做客看到也要买,同学有的,也想要。再强大的收纳也满足不了这么多的玩具。
培养孩子的收纳能力和意识,身边有不少的妈妈经常抱怨孩子的玩具每天都要收,拿出来就铺满整个房间,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整理意识,自己玩的玩具,拿出来玩之后就要放到原来的位置,保持原有的样子,就算孩子太小,做的不好,但家长也会轻松很多,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收纳意识,不过这个前提就是收纳空间适合孩子的高度。(这就是前面文章所说的养一个属于孩子的“场”)
收纳的空间和高度要适合孩子,孩子的东西尽量放在他自己能拿取的地方,不让你每天到要参与,很累,也可以在网上买一些收纳筐来收纳,他能自己独立整理和拿取。
解决问题的源头还是在自己身上,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孩子,就孩子的玩具、书本收纳来讲,孩子自己能做到,可以让妈妈节省一部分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一直跟着孩子去整理。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对孩子有利,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作者 张雪莲
做一名有温度的设计生活者
在成长的路上遇到很多贵人 相助
喜欢阅读 听音乐 简笔画
喜欢我 关注我
你的每一个赞,都是我前进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