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我与无我
作文中“有我”与“无我”是作文题目决定的。比如《日月湖游记》与《日月湖的风景》,前者文章里必须“有我”(文章里有我的影子),后者可以“无我”。
如果把所有文章分有我和无我两类,地理课本属于无我类,只见各国都写遍了,不见写课本的人。
不仅一篇文章,一句话也可做到有我与无我。写《日月湖游记》的时候,只有加上 我字,并且始终不离开我字,文章的面目精神就不一样了。《日月湖游记》是你在日月湖看到什么风景,不是日月湖有什么风景。日月湖里有鱼,你没看见,鱼就不重要。那棵柳树不重要,你在树下休息,柳树就重要了。
写文章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忘了。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景,物,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是一条狗,哥哥弟弟的作文绝不会一样。
古人写文章有“托物”,身世飘零的文人,看似写柳絮、浮萍实则写他自己;有一类文学作品是“怀古”,怀才不遇的人写屈原,借着屈原发牢骚,没写自己。这都是无我。
写论说文最好无我。人应该把自己除外的时候,不要忘了把自己除外,要不然事情就要糟糕。写论说文不要把自己搅在里头。比如“最好的酒是家乡的酒”“月是故乡明”可以入诗,但不可以立论。
二 直线推理要不得
经典故事,老财主让孙子学字,学了一二三后就辞退了先生,认为天下字如此简单。可当他让孙子记佃农万三的姓名时,孙子写了一上午也没画完道道。老财主使用的就是直线推理。
韩愈《韩辩》,韩劝李贺去考进士,李贺考取了进士,而且很有名。有人认为,李贺的父亲叫晋肃,晋与进谐音,犯了父亲的名讳。韩愈不以为然,说孔子母亲叫徽在,孔子只避免同时连用徽和在,周康王名字叫钊,他儿子就是昭王,等等,义正言辞。韩愈还多一个武器,他问对方,如果晋肃的儿子不能做进士,那父亲如果叫仁,儿子还能不能做人?(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仁乎?)锋利冷峭。这是朝极端推论方法。
写议论文是入世的训练,抒情文是出世的训练,抒情文为己议论文为人,抒情文独善其身,议论文兼善天下。好比人的左右两手,有人左手发达,有人右手发达。最好有左手也有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