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备课手记(二)
翻阅资料可以了解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文章所涉及的“旧事”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两段生活。当时中国正在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统治下,而对外丧权辱国,对内实行封建专制。他童年所受的尊孔读经、科举求仕的教育,只能摧残青少年,不能培养出救国志士。
在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时,一定要把握住这篇散文的时代背景,不可脱离背景进行解读文章。这也是这篇文章教师在处理上比较困难的一点。如果撇开背景来看,这篇文章就是描写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以及然后上学后,感受私塾学习生活的枯燥,这样并没有涉及到作者要表达的文章主旨。鲁迅先生要表达的是,封建的教育是腐朽的教育,是个人为了求的仕途的工具,所学内容是僵化的,没有一点出路。我们从鲁迅先生后来的人生历程可以看到,他一生都是在寻求救国之道,早年赴日本留学,学习日本先进的医学,战争时候去做军医,救国救民。后来,弃医从文,转入文学,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主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不光是对比童年两种生活的,而是有着很深刻的社会意义。如果单从个人生活来理解,就把文章解读浅了。也就会背离第二课时的主旨的理解。
在教法上,讲读这篇课文的要点是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学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生动真切地描写事物,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探求各种知识的优良品质,认识封建教育制度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本质。通过探究景物描写,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探知人物的情感思想。通过小目标的完成,实现阶段性的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实现课堂目标的转化和落实。
教“美女蛇”的传说片断。教学实施重在突出故事的趣味性,这故事到了长妈妈口里,已经又有了很大变化。这中间或许就有长妈妈的一份创造。许多古老的神话、奇异的传说都是沿着这样的道路发展形成的。了解了这一点,或许会比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是神话故事”、“这是迷信传说”更能让孩子们相信,这些毕竟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体现趣味,作用是增加百草园的神秘感,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
教‘’冬天的百草园捕鸟‘’片断。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地捕鸟的整个过程,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其中一连串的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九个动词用得十分准确。在组织学生欣赏这段文字的时候,可先让学生进行圈点批注,钩出这九个动词来,然后试着让学生作动作揣摩这个过程。课堂上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动笔进行仿写。如让学生用一连串不少于5个的动词描写一个游戏或者一个连续的动作,在同学间展开交流,议议谁仿写的最好。这样,读写有机地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能力素养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