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make each day count.
要让每一天都有所值。
比起记单词,我们确实更擅长于记图片。
大约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图片来帮助记忆了。
尽管后来,
图片越来越多得被文字取代。
但人类更擅长记图片这点,
却从来没变过。
有人曾找来5名智力没硬伤的大学生,
要求他们同时记忆下列内容。
两天后,又让他们再来测试。
结果呢,
可见,更擅长记图片,
尤其是生动图片,
是人类甩也甩不掉的隐藏技能。
这项隐藏技能,
也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不少好处。
生物学家John Medina,
就曾在他的著作《Brain Rules》中提到:
以文字和口语表达的资讯,
在72小时后人们只能记住10%;
如果加上图片,比例会上升至65%。
这可不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还记得我们在讲“记忆”时,
画的这条记忆流水线吗?
在编码阶段,
有一种让记忆变得更加深刻的办法
叫“精细编码”。
而图片配文字,
就包含的情绪、情景等很多筹码,
是文字根本没法比的。
人人都爱的表情包,
就是个绝佳的例子。
所以,图片配文字,
我们本就应该记得更牢。
但有一个事实是,
我们往往感觉只记得图,
却记不住单词。
到底哪里出错了呢?
想想我们最近背过的单词吧。
那换成这样呢?
是不是更容易想起来呢?
实际上,
无论是图片,还是单词,
我们能否回忆得起,
都依赖于一定的线索提示。
记住了图,
但想不起单词含义,
并不是图片的问题,
而是你的线索断了。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单词。
如果不理解这张图片和单词间
有什么关系,
相反,如果理解的话,
你可能会做出一系列联想:
少侠们看,
因为我们不理解图片情景,
对图片没有进一步的联想,
回忆的线索,
在想起图片时就断掉了;
而当我们对图片有更多的
理解、思考和联想时,
回忆的线索就会更完整,
我们也更容易记起单词。
所以呢,
对于只记住了图片,
没有记住单词的少侠,
包大人要给一个小小的tip,
虽然这也许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但比起日后“背了就忘,忘了再背”,
可easy多了。
图片记忆这么棒的隐藏技能,
不去理解和联想,
就会导致只记住了图,
没有记住单词。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