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六出生以来,没有什么特别喜气洋洋的气氛,毕竟那时候每户人家都是五六个孩子,况且老六还是个闺女,甚至家里的老大和老二觉得抬不起头,抬不起头的原因是她们都十七八岁了,还有个这么小的妹妹,背后总有人嘀嘀咕咕,丢脸极了。
王老二没有儿子让王老太很担心,担心他老了没人照顾,死了没人送终,她甚至提议王老二的哥哥把自己的儿子过继一个给王老二,最终,名义上也是过继了,但没有任何实际的改变,王老二和英子还是改变不了无儿子的事实。后来实在受不了村里人的议论,英子内心压力很大,她不顾后果的跑到别的镇上,要回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当时已经十六七岁,他来时,还操办了隆重的仪式,请来了所有的亲戚,摆了三十多桌,这场面比女儿出嫁还隆重,仪式后,英子有儿子了,终于觉得有面子了。
平静的日子过了五六年,又大操大办,给儿子取了媳妇,还生了个孙女,可是因为婆媳矛盾,竟闹到要分家的地步,后来家也分了,可是矛盾仍然不断,最后,这个“儿子”带着老婆孩子返回了自己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