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美国老太太边看中国电影边流泪:这种场景我们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我在最后会贴出链接。
我先来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是根据一档节目《这就是中国》来写的,讲的是我们的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有什么不同,我们真正的文化优势在哪里。
作者最后提到,我们的优势其实就是普通人民的那种家常里短,看似平凡的生活,就是我们寻常百姓之间的人情味。
这篇的开头用了演讲中的一个例子,一个从事电影国际化工作的官员,说我们的电影走不出去,都是功夫片,外国人不感兴趣。
然后演讲者反驳说,20年前他在纽约看过一部《喜福会》,大家坐成一桌,几个母亲给自己女儿讲自己年轻时候的事,这样平凡的场景,让美国老太太一边看一边哭。
我们不是走不出去,而是走错方向。
作者要写的这个观点,其实没有什么热点,大部分人也不关心,所以开头必须要找一个吸引大家注意的东西。
这边就用到中国的电影走不出去这个点,因为即使是普通老板姓,也希望我们的民族文化能走出去,得到世界的认可,对这个话题就产生了关心。
下面的承接很简单,作者没有废话,直接点名了有六种文化特质,加速了中国的崛起。
由于看的观点文不多,我在这里有一个疑问,是不是观点文,在承接的部分就要直接用最简单的话把观点写明白?这个疑问希望前辈们不吝赐教。
我试想了一下,我可能会写成:先抛个问题,那么,我们的文化优势到底在哪里呢?然后分几点叙述,最后做总结。可能这种写法,并不适应新媒体写作。
接着说后面部分,就是根据演讲,提炼重要部分,针对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家庭文化,市井文化,商业文化,红色文化,不崇尚暴力文化是怎么样的,跟国外有什么不同,好在哪,进行分别说明,最后总结。
结构上其实是非常简单的,而且看着并不觉得难理解或者看不下去。
原因是每个小观点都通俗易懂,而且举了大量的事例,并且所有的事例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读起来有代入感,所以我们选例子一定要恰当。
我看完这篇文,有一个感想,有的时候我们自己认为的优势并不一定正确。
比如这篇文章说的,我们一直以为外国人喜欢的是我们的功夫。可是,如今还有几个中国人会功夫呢?并且电影界论造英雄的能力,谁又比得上美国呢?我们的家族文化,人情味,才是西方没有的。
放在写作上,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我们的本性是什么,什么是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每个人一定有这样一个点,找到这个点把它发挥出来,离成功就不远了。
https://mp.weixin.qq.com/s/TTlekmuUnLCC-QFyM6Zy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