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后记

农历五月初五与农历的三百六十五天不一样,因为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端午。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端午”一词最早源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轻启唇齿,吐露端午,迎面而来的便是一股子带着粽叶的香。

小吟端午的诗歌不在少数:“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片片剥开层裹的粽叶,一点点露出晶莹的粽子,配上一壶雄黄酒,在艾草氤氲的香气中,怀着心事凭吊斯人。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或许昨晚的你还艾草粽叶的香气中怀恋,那么今早儿起来便毫无防备的跌进了夏天的怀抱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粽叶香、艾叶熏,可你别忘了那金黄的小麦、火红的石榴、雪白的栀子花···这些在你流连于端午粽香里,迷醉于雄黄辣酒里时,默默长在角落里的仙子们。

端午有熏艾,有粽香,有龙舟,有屈原,有二十多个别名,但它还有黄的、白的、红的人间五月天。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你看那金黄的麦浪在微风吹拂之下打着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你看那火红的石榴在山间艳阳照耀下裂口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你看那洁白的栀子花在庭院深处悠然散清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端午尽时,再温一壶雄黄酒,一杯敬古事,一杯敬时光,再一杯敬这姹紫嫣红的人间五月天,叹一句:端午时节有,今日复又来,年年岁岁端午在,岁岁年年人不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