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知思维模型》读书笔记——第一性原理

现在社会竞争加剧,很多企业招人,都是把求职者当狗,还大言不惭:“这行业都这样,没有双休。你要双休就考公务员,公司不欢迎不能吃苦的人。”

在高傲的HR和老板眼里,工作就得靠极度吃苦才能创收,就得靠堆时间来增效。

当有一两个老板这么做时,整个行业内的其他老板也有模有样地跟风搞起来。

在他们看来,这套逻辑很管用,然而真是这样吗?

其实但凡有二维思维的人,都知道吃苦和收益并非完全正相关。

吃苦不见得有收益,因为可能走错了方向。

不吃苦也不见得没有收益,因为可能找到了正确的方式。

这些问题牵扯到一个哲学上的概念:第一性原理。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本质、底层逻辑。

单一思维的人,喜欢简单归因:这个只与A有关,那个只与B有关。

习惯了单链思维,当有人批判一个观点时,他就像大脑被扭断一样“暴走”。

他们看不到本质,不会挖掘底层逻辑,因此极其容易被带偏。

我们不妨好好审视一下:

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事情,它一定对吗?

全社会的老板都压榨劳动者,这种做法可行吗?

显然不是,存在不一定合理。

大多数老板我行我素,但有一个企业反其道而行之:胖东来。

他给员工丰厚的待遇和不错的工作条件,员工也发自内心地积极工作。

全社会独他一家,因为他抓住了本质问题:工作就是企业出钱,员工出力的双向合作过程,谁也不高贵。

只要你企业不符合这个价值观,你搞再多花样,也势必会玩完。

再比如,在职场上,常常要报数据、做汇报。

通常我们习惯用Excel、PPT,当领导看到千篇一律的文档时,他可能并不想看这些复制粘贴的垃圾。

但如果我批判一下:“为什么一定要用Excel、PPT呢?我用思维导图不行吗?”

我们的目的不是纠结用什么工具,工具只是手段,达到汇报的效果才是目的。

用思维导图明显是一种创新方式,只是领导可能没见识过,第一次的效果需要验证。

我们完全可以抱着试试的心态。要是好用,就继续沿用思维导图。要是领导反映不好,大不了就改回去,还是用PPT。

作为普通人,如何掌握第一性原理?

⭐尝试问自己三个问题:

①为啥这样呢?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寻求事物的本质。

②非得这样吗?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批判旧现状。

当我们被过去错误的经验所影响,那么唯一的解药就是消除错误。

你可以远离这样的圈子,但最治本的方法,还是抹杀它们。

③不能那样吗?

🔷这个问题目的是激励自己探索新方法。这要求我们拥有另辟蹊径的思维与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