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3在病毒感染后,TBK1与USP38互相作用

为了得到这个结果,我们主要使用了几个实验。

实验一

我们表达RIG-I、MAD-5、MAVS、TBK1、IKKi、IRF3与附带了了荧光蛋白酶的USP38,试验结果是在RIG-I、MAD-5、MAVS、TBK1的刺激下,USP38所附带的荧光蛋白酶的活性被抑制了。

实验二

对以上进行共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分析,发现USP38与TBK1特异性互相配合。

实验三

对带有荧光蛋白的USP38与TBK1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分析后,发现USP38与TBK1在胞液中共定位。

在这些实验之后,我们已经看出了USP38和TBK1之间确实有交易一些关系,于是我们进一步研究

我们要验证在生理条件下USP38与TBK1的配合。

于是我们用VSU-EGFP感染293T细胞、THP-1细胞与PBMCs。我们发现在未感染的细胞中很少的USP38与TBK1共同作用的现象,在感染后的这三种细胞中均有显著的增加。

进一步研究它的分子机理,我们想知道USP38的哪个结构域负责它与TBK1的交易共同作用。

我们构建了一系列残缺的USP38,并让它们分别与TBK1共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分析。、

于是我们发现,N端USP结构域和TKB1有共同作用,而C端没有。

传说中的思考题环节

1、实验一说明了什么?和这个result有什么联系?

2、怎么理解Figure3、C?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