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医道真(九百一十九)

达乎道则明于理。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故至于四日,则由少阳,传至太阴,而太阴受之矣,太阴脾经之脉,布胃络嗌,所以腹满而嗌干也。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至于五日,太阴传至少阴,而少阴受之矣,少阴肾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矣。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经络者,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三阴三阳,五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至于六日,由少阴入厥阴,则厥阴受之矣,厥阴肝脉,循阴器络肝,所以烦满而囊缩矣。斯时三阴经络,俱已受病,病已入腑矣,则非表汗所能愈,和解所得已。里热在中,非极清下,病不可得而止。

使于此而犹不知所以下之,吾恐三阴三阳,五脏六腑,并受其证热盛消阴,营卫不行,五脏之气,间隔不通,其人必死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黄帝曰:脾之与胃,以隔膜相连属耳,宜其隔不相通,而竟能为之行其...
    妙手柯楠阅读 861评论 0 1
  •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妙手柯楠阅读 910评论 0 1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22评论 0 33
  •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以其脉经头项循腰脊,故头项痛,腰脊强。” 黄帝曰:伤寒传经之证,除可...
    妙手柯楠阅读 1,326评论 0 3
  • 【本章要点】 一、这是一篇系统而又比较全面地论述热病的文献,它把热病的原因、症状、变化、预后、禁忌、治疗等一系列问...
    钱江潮369阅读 6,12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