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I 知行一二三
首发 I 简书
图片 I 网络
自儿时有记忆起,就知道父亲喜欢捕鱼,家里各种渔具一应俱全,如赶网、搬网、粘网、鳝鱼夹、蜈蚣笼子等,但唯独没有钓鱼竿。
起初,我猜想应该是父亲没有耐心,没法沉下心来去钓鱼。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渐渐明白,其实是父亲没有时间用来钓鱼,他几乎不分晴天雨天,每日披星戴月,辛勤劳作,捕鱼大都是用的晚上休息时间。而之所以热衷捕鱼,也是为了补贴家用,给家里改善生活,而不是一种爱好。
母亲经常教育我们兄妹三人,不要去捕鱼,一方面是担心我们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在意一句老话“捞鱼摸虾一辈子不发”。她希望我们将来都有出息,不要因为捕鱼而耽误了学业。但她却从来没有这样说过父亲,因为她心里明白父亲捕鱼不是为了消磨时光,而是为了这个家的生计。
01 春天里的鳝鱼夹
春天里,万物复苏,鱼儿也开始出来活动,尤其是鳝鱼、泥鳅之类。晚饭后,父亲会穿上长筒水鞋,背上自己用硬包装带编制的鱼篓,带上手电或者头灯(小学时还没有轻巧的电瓶,只能用手电筒),拎着同样是自制的鳝鱼夹(用竹片制成),沿着已上水的小沟渠,寻找着鳝鱼、泥鳅或者龙虾的身影。
那时看到全副武装的父亲,心里颇有些崇拜。等到稍大一点时,也曾跟着父亲在春天里去夹鳝鱼,却总是半途就嚷嚷着回家,父亲无奈,只得把我先送回来,然后又独自回去,跑到更远的地方,那些还没有被别人照过的地方。
一般父亲会在晚上11点后回来,这时一直未睡等待父亲回来的母亲,也起了床。帮父亲把鱼虾倒进大水桶里,填上清水, 避免鱼儿死掉(龙虾和鱼是一定要分开放的)。父亲一边卸去装备,一边给母亲说着今晚的收获和新奇的小事。有些时候,我也会醒来,趴在水桶边检验下父亲的劳动成果。
次日,五点前,父亲会把鱼虾分成留下来吃的和到集市卖的,而到集市卖的,又要按照大小分好,可以卖个好价钱。赶集回来,父亲总会带一些肉、熟食和一些农资回来,这都是用他昨夜的辛劳和清晨的早起换来的。
02 雨夜中的搬网
生活在南方的好处,就是不愁雨水,不缺鱼虾,这就是大自然对鱼米之乡的馈赠。夏季雨水较多,多有连续的暴雨,会导致大河和鱼塘上水,而鱼儿喜欢逆流而上,成群结队地向往大河汇聚的支流和小沟渠里游,犹如冲浪一般。
这时,搬网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了。父亲平时观察本地水系而积累下来的知识也都派上了用场。他总能找到那个最容易,也是上鱼最多的沟渠口,提前做好半封堵、下好搬网。每次总能大有所获,但那时也最是辛苦,因为鱼儿都是晚上出动,而且还要及时收网,所以,父亲总是彻夜不眠,守着搬网,唯一陪伴的他,只有那一根根低档的香烟,在冰冷的雨夜里闪烁着。
第二天早上,父亲一定会带回来很多鱼,大多为那些热爱集体冲浪的鱼类,如鲫鱼、鲤鱼、草鱼等。我们兄妹也总会兴高采烈地围着大脚盆,用手去扒拉着,清点着。而父亲则会匆匆吃完早饭,把鱼分拣好,立即带到集市卖掉,保证鱼是活的、新鲜的,能卖个好价。从集市回来后,如果天未放晴,他会补一下觉,几乎倒床就睡,不一会儿,就能听到他那熟悉而震耳的鼾声。如果天晴了,他会到田里开始务农,仿佛铁人一般,而不知疲惫。
03 秋日里的涵洞
秋收过后,农活少了,父亲也能稍作歇息,但不会像邻居那样,三五成群地围着桌子,打牌搓麻。而是开始寻找那些仍然有水且与干渠相连的涵洞(类似于桥洞,沟渠或支渠汇集到干渠的通道),实施捕鱼计划。
父亲一般都是白天忙地里的农活,晚上抽休息时间去捕鱼的。因此,能在秋天里捕鱼,是父亲为数不多的能在白天捕鱼的场景。我时常做为小助手跟着他,期望能学个一招半式的,这也是后来我总喜欢带着小伙伴到小沟渠里,玩“涸泽而渔”的原因,这是后话。
当找到合适的涵洞后,先将注入干渠的一侧封堵起来,避免鱼儿听到动静游到干渠里。一般从涵洞出口周边挖些泥土来封堵,因秋天水位不高,很快便能完成这一步的工作。然后,到支渠那一端,用同样的方法树起一道土墙,截断水流。再回到干渠端,开始用水桶把涵洞的水一桶桶泼到干渠里。伴随父亲有节奏地挥动着水桶,涵洞的水面快速下降,涵洞里不时传来鱼儿们感受到水面下降而恐慌地跳起来拍打水面的声音。
最后,就是钻到涵洞中捡鱼的工作,这时我会自告奋勇地争取这个任务,父亲也多不会阻拦,叮嘱一句小心扎到手脚。他就递过水桶,直起腰,走上岸,点支烟,略作休息。不多时,我会满脸是泥,提着水桶从涵洞里钻出来,向他展示成果,捕到的多为鲶鱼、黑鱼之类,这类鱼喜欢黑暗的环境。而他总是看着水桶里的鱼笑笑,不做言语,拎起水桶,又弯身钻进了涵洞,总能魔法般地搜出几条漏网之鱼。却也从来没有责备过我,只是拿起工具,带着我走向下一个涵洞。
很多年过去了,捕鱼几乎成了烙印在父亲生活里的习惯。而今他已60多岁,偶尔还是会去捕鱼,母亲也会跟着。而我也时常叮嘱他不要再去捕鱼了,年纪大了,比较危险,他却总是说着“没事儿,不下水”。我想,怕是父亲已经戒不掉了。
那些年,父亲捕到的鱼,一部分用来改善家庭的伙食,为我们兄妹幼小的身体补给了营养,让我们拥有了健康的体魄;另一部分,则是支持了我们兄妹的求学之路,让我们拥有了谋生的本领。
父亲捕的是鱼,但却教会我,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要直面生活的艰难困苦,勇敢地承担起家的责任,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来撑起这个家。
爸,感谢您的鱼。爸,感谢您的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