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伊始,我便渐渐捕捉到了自己的焦虑和烦躁。我清楚地知道这焦虑和烦躁正是源于目标与能力的不匹配。可是,当我越想朝着目标前进,非但变得急功近利,连平日称心的事反而也做不好了。觉得班级看起来一团糟,一个春节回来,孩子们纷纷倒退一大截,这儿看不顺眼,那儿气得牙痒痒。我的这种心绪直接影响上课的氛围,每当孩子们有一点“风吹草动、心不在焉”便“咬牙切齿”,难以容忍。课堂少了轻松活泼,多了压抑沉静。我明白这终究不是办法。要想让孩子们专心学习,就得想法儿收住他们的心。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收住自己的心。这两天,我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反思自己。我看见了自己的“急功近利”,一不小心就淡忘了自己的初心,容易向要成绩要分数的轨道上偏,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内外。特别是看王悦薇老师的书,更是汗颜。我不但看见了自己的榜样,更看见了一个原地踏步的自己。我真的很少用心去观察孩子、体谅孩子、了解孩子,挂在嘴里一天到晚的都是作业、学习、知识点。如果我对自己的学生的变化都缺乏了解,没有赢得他们的真心,又如何引导他们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呢?
在这样纯真的童年里,孩子们是很容易为了某个老师而去学习的。他们往往会无限信赖自己的老师,以此为榜样,奋力前进,只为证明给老师看。这是孩子们的天真,也是年龄段使然。那么,在这样的时光里,我必须身正为范,坦坦荡荡地去真心关爱她们,走进她们,了解他们……努力赢得她们的心,给他们正确开阔的引导。而不是把他们局限在一个所谓的分数围城里。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不同,每一个孩子都有向上的初心,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当然,他们也受着家庭环境和观念的影响和局限,特别是当家长工作不好做的时候,更要去做,更要耐心地从孩子入手引导。孩子在小学阶段正是树立正确宏大三观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是意义深远的。是责任,也是荣光。
接下来,我要平静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正视自己的目标,不被它裹挟。成长,还是要从根开始。根的成长需要时间。我可以注视着她们的成长,在需要时扶正他们,尽管过程很慢,也没关系。其实,不全是老师一直在付出,孩子们也一直在用他们最美好珍贵的童年陪伴着老师,丰盈、圆满老师的成长。
慢慢来!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