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微信公众号「VR看天下」(VRkantianxia)原创发表
Snapchat是两个斯坦福学生开发的“阅后即焚”的社交应用。在拒绝了FaceBook30亿美金的收购后,这个社交应用的快速扩张虽说不至于让Facebook产生危机感,但至少已经让Instagram有了很大的压力。这款应用在用户收费上用了不少招数,包括对阅后即焚的内容的Replay的收费以及不同滤镜效果的收费,但是在广告营收上一直比较保守。
早期Snapechat向来否认自己有针对性的广告业务。 Snapechat的CEO Evan Spiegel也曾经炮轰在线广告说网页和应用上的广告弹窗简直令人“毛骨悚然”(实际说的就是Facebook)。即便如此Snapechat在几年后还是引入了广告业务。要求用户输入年龄来获得年龄范围,也会根据地理定位,终端类型来推。最近这款应用又推出了新的广告玩法,广告将更好的和AR结合。
“Snapchat一直有一个AR的功能:用户可以检测到人的面部,并在上面加上实时滤镜效果。”这句话是国外某产品论坛的对这款应用的一个评价。我看到时还有一点诧异,因为自己向来没意识到从嘴里吐彩虹也算是增强现实的经典案例。就像国内也少有人说FaceU是一款AR应用,而是说这个应用有即时滤镜效果的功能。但这两款APP确实是用到了实时计算影像(挺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实时添加虚拟效果。由此看来还真符合AR的概念。
去年年末Snapchat的AR效果还需要用一美元来购买,成交量也还不错。但很快他们还是选择下线了这一功能,为的是让更多的用户频繁的使用分享滤镜照片,再与广告商进行合作。
先是《史努比花生大电影》的广告投放,史努比本身就很受喜爱,用户很乐意与之“合照”,嘴中也可以吐出类似彩虹特效的糖果,UGC的传播效果非常好。
3月12日,英国的一家国际性糖果公司也选择和Snapchat合作,这家公司专门赞助了短短24小时的糖果滤镜就帮助这款产品当天搜索量暴涨。滤镜效果的触发依旧是大幅度的张嘴,不过这次是从嘴吐彩虹变成了嘴中溅出奶油巧克力蛋。真正让人记忆深刻的除了3D视觉效果,还有特别定制的音效。
最成功的还是Gear VR的案例,嗅觉敏锐的Gear VR直接赞助了Snapchat上的VR盒子的3d滤镜模型。效果就是在你的脸上戴了一个VR头显。不知有没有放大眼睛的功能,至少戴上Gear自拍显得脸小。
这款“虚拟头显”设计成用头部+眉毛的双重定位。你上下晃动眉毛“头显滤镜”也会跟着动。这回就算广告打在了用户脸上,用户也能玩半天,还能主动分享。在滤镜的角落里三星也没忘了放上Oculus小小的logo。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个滤镜上线时一直位于所有滤镜表情中的第一位,但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用户体验,Snapchat在Gear VR上的“表情广告”没有加入任何的外链,观众无法通过点击某个地方跳转到某个网页。
目前Snapchat对好玩的滤镜广告的收费高达每天75万美金。
类似的AR试衣、AR扫商品的广告在2012年短暂的火了一下,如:试衣魔镜、在线配眼镜等等。这些没有流行起来,是因为这些应用当时都不是移动端的。过去也一直缺乏一款真正创新的,独树一帜的杀手级AR应用。如果一款AR应用脱离社交,又明显没有游戏有趣那将会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Snapchat上借AR技术UGC的新方式,或许会为穿戴设备的广告注入一点生气。最近Snapchat自己也从HoloLens等公司挖了不少人。将来Snapchat推广自己的眼镜时不知会有什么新的营销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