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被讨厌的勇气》的第四夜,又为我们揭开了什么面纱呢?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我们讲到人际关系的入口是“课题分离”,那出口是什么呢?答案来了——共同体感觉!什么是共同体呢?有点不太好理解,我自己读了两遍又写了一遍才明白!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这个团体就是共同体,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为共同体做着贡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有点绕口,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有主人公意识、有付出精神,以最小人际单位(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很多人最关心的都是自己,很多问题也都是因为我执,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向外求,寻求别人的认可!其实拼命寻求别人的认可反而是自我为中心——“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着!”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不是世界的中心很好理解,只是地图的中心可能就不好理解了,我们看中国与世界地图时谁在中间?肯定是中国。那美国与世界的地图呢?肯定是美国了对吧!每个国家自己的地图都是以我们自己为中心来制作的,但是我们看地球仪时呢?是不是那个点都是中心啊!
所以不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步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共同体有大也有小,我们常说——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其实在共同体里也是一样的,只有在更大的共同体中我们才能看的更远而计较的更少,所以需要我们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横向关系,让人人都有价值
什么是横向关系?字面意思就是平行的、独立的关系,有横向就会有纵向吧?是的,纵向关系就是有高下之分、有等级感的关系!
大家看了觉得哪种关系更好呢?相信大家会一口同声的说——横向关系,是的,这样的关系大家都是平等的,不会出现谁比谁高一等或者低一等之说!
有人会说:上下级关系不是纵向的吗?孩子与父母不是也是纵向的吗?其实这些也都可以拥有横向关系,这样大家都会更有责任感、更有勇气!需要我们平时在说话和行为上改变!
平时跟孩子说话时会说很多“宝贝,你真棒!”“宝贝,做的真好!”“宝贝,有进步了!”……想想如果是一个朋友为你做了什么你会怎么说?会说“你真棒”之类的话吗?肯定不会是吗,感觉多别扭啊!
我们会说“谢谢你”“很感激你为我做的一切”等等之类的话吧,所以表扬类的话语只会让听着想要等到表扬,就按着你的标准去做而失去自我的标准!只有建立了自我责任感,才更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有人说:我跟某人之间就不可能建立横向关系,他总是高高在上,阿德勒提出:首先与他人之间,只有一方面也可以,要建立起横向关系来。要从这里开始!
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