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学基本概念
(一)总体
研究对象的总合
例:研究浙江温州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研究的总体是温州小学教师,但不可能拿到温州所有老师的资料,就需要进行抽样,如抽出温州300名小学老师,这就是样本。
(二)样本
通过一定方法,从总体中选出部分个体。
(三)抽样
(四)变量
不是固定的常量,而是至少有两个可能的结果,如性别、年龄、测验分数等。
研究中我们感兴趣的是每个变量的特征以及不同变量之间的联系。
1.变量类型:按角色分
自变量:原因变量、预测变量
因变量:结果变量
2.变量类型:按测量等级分
【练习】某研究者想调查温州市高中数学教师的性别、从教年限和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感的影响。该研究者从总体中选取300名教师进行调查。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均由相应的测试分数来代表。
总体:所有温州市高中数学老师
样本:300名教师
变量和对应变量的测量级别:性别-类别变量,从教年限-连续变量,工作压力分数-连续变量,职业倦怠感分数-连续变量
自变量:职业倦怠感
因变量:性别、从教年限、工作压力
(五)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六)假设检验
(七)统计显著性水平
(八)实际显著性
(九)抽样分布
(十)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二、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流程
(一)数据来源
经常性资料:日常记录和基本信息
专题性资料:针对特定问题,采用观察、调查、访谈或实验、个案研究等方法获得信息
(二)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 调查(问卷、访谈等) 实验 个案研究
(三)数据分析的一般步骤
三、描述统计
四、推断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