幢楼的商户反反复复搬了很多家,除了一家网吧保留以外,也就是旁边铁皮棚子里那两口子还在。
人们都说,看着这头,人来人往的,就是做啥都不挣钱。
我没在这边做生意,没啥话语权。顶多也是上下班倒车的时候,耳朵里灌进去一两句话。我也极少和这一带的商户攀谈——彼此都不是对方目标客户群体。他们谈新上的货还是雨天对丝巾销量的影响,这些我不懂,也不关注。
听说公园的菊花节又在开了。我几乎能要猜到新闻会报道什么。无非是先夸一番美,再提提我市的市民素质,或许还有几组哄抢或者破坏的镜头。基本每年都是类似的新闻和报道,然后呢?依然没什么好的办法去解决。也有人说,并不是不能解决,而是解决的成本太高。这个成本是经济账,两两相平,不如让市民把花抱回家——嗯,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我胡思乱想着,顺便在站牌周围转了几圈。
铁皮棚里的夫妇俩一直很忙碌着,不停地有人进去买东西。我有些无聊,也跟着走了进去。棚子不算太大,看得出来,应该是接盖了几次,从几平到现在十几平,隔断都是窄窄的,各种货品很是齐全。糖茶酒烟到速冻饺子、鸡腿;西红柿白菜到红心柚子之类的水果。瓜子辣条和盐酱油等堆叠在一起。
从进门到冰柜,只能站两个人。再绕过一堆货,又能有站两个人的空间。那两口子便是一里一外站着,要什么,他们帮着取。一方面是顾客进去也站不下去,另一方面,陈列实在太杂乱,顾客进去根本找不到商品。即使如此,这家小店在寸金寸土的商业楼附近,存在了十几年。从最初一部公用电话和卖几包烟,一直到现在“综合”商店。
我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但是进来也不能只是呆站着,拿了一瓶水。那两口子很忙,不断地在找货和收钱的状态中。
从这家棚子里出来,我在思考一下问题。附近也有超市,马路对面,几家便利店——都是连锁且陈列极其精细的。然而,生意却不比这家简陋的棚子店好多少。这是为什么呢?
脑子里突然窜出来“时宜”这个词,咳!其实就是孤独感吧!
我还在等你,一直在等。
你不会有承诺,也不可能有承诺。只是我,戒不掉对你的暧昧幻想。你说,我们都太倔强,并不适合交往。淡淡一句话,我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便从你的世界中出局。
我也在想,当初,不认识你,会不会好过一些?喜欢一个人,原本是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喜欢的,却是不可能的你。
某年某月某一天,我也想,放弃你。某个时刻里,我承受不住对你的思念。我想,我快要变成一口枯井,埋葬了爱恨情感。
我明白,你有更爱的人。我也明白,她比我更适合你。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可惜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我安慰自己,雨总会停下来。我告诫自己,往前还是往后,都不会有你。
或许,是你的世界里,从来就没有过我。我只能在梦里,恍惚,站在街角,抬头看着大大的招牌。就像,你曾经还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