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了很大的雨,又恰好接了好友一个电话,听她诉说了他和丈夫因为孩子教育问题争吵的烦恼。可能是这些凑在一起的因素给了我灵感吧,突然我脑海里就有了一篇微小说的框架。
我按照脑海里构思的初稿写了这篇《窗》,一开始叫《窗外》,后来觉得“外”多余,就只留了“窗”,简洁明了,自我感觉不错。
没想到这篇微小说被简书几个重量级专题收录了,意味着我这篇文会获得高级权重点赞,收益自然会比我其他的文多。
我平时写的稿子大多是散文,公司小编会帮我投稿到《兵器报》和《中国长安报》,报纸基本上都是喜欢用一些正能量的散文稿,正好我也喜欢写散文。就相看两不厌了。
其实我一直很想写微小说,却没付诸行动。一是怕写不好,二是觉得报社又不用,我还不如把精力花在写散文上,可以多挣点稿费吧!但是昨天这一篇就只是很想写,于是也就写了。
写完后,我突然想起上次加的兵器报编辑,我主动联系了她,问她报纸收不收微小说这一类型的稿件。编辑说收。还说最初的时候每一期副刊都要求配一篇微小说,只是投稿的人太少了,后来就没有再做要求了。
我说既然报社收微小说,那我就把我写的这篇按照正常的流程先发公司的内网,再由公司的小编投稿给集团的编辑。编辑说可以。但就在我走了内网流程后,兵器报编辑给我发来信息,说看了我的文章,感觉很有微小说的味道,只是如果要发在兵器报上,最好是采用跟工厂有关的题材,生活类的题材可上稿的机会概率比较低。
本来我是想如果兵器报收微小说的话,那我以后就好好学一学,争取把微小说写好,可是没想到取材范围这么小,这可是有难度的啊!
但是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每次遇到一个新的挑战的时候,我都不愿意轻易说放弃,这次当然也不会。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写出,至少先写出一篇工厂题材的微小说。
如果真的如编辑所说的那样,副刊需要微小说,但是能达到录稿要求的太少,那么如果我能够持续输出合格的微小说,那岂不是可以给我开一个个人专栏了。这听起来像是在做白日梦,不过梦总是要有的嘛,万一实现了呢!就算没有实现,路上的所见所得都是很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