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从上世纪七几年讲到了08年奥运,社会变化足够大,所以主人公夏冲才会有如此多的感触。其实夏冲倒没有多么不同,只是这本小说完整地呈现了他身边大多数人的发展轨迹,悲剧居多,矛盾很多。
从这本小说我也开始思考文字和电影的区别。
我想,一个好的小说需要完整地呈现不同人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语言风格,做事特点,这些需要大量文字进行描述。电影来说,因为有图像,所以可记忆性就很高了。也许电影里的每一个镜头,布景站位都是导演仔细设定的,但通过一部2小时的电影,能够让观众记住的只是一些细节,或者是高潮的激烈,其他诸多东西都会忘掉,甚至人物的姓名。但小说则不同,几十万字里会反复出现那些人,看完后你会沿着某个人的姓名回想起他的一生。你通过主动记忆,反复强化,在脑海中形成一张人物网,最后翻上书页,你会有种久久的空白感。一般来说,看完一本书,20万字得需要十个小时左右。我以前认为看书不如看电影,省时间啊。但正是因为时间限制,电影只会挑选重要性的点进行拍摄,重要的是高潮,虽然也有铺垫,发展,结尾。但是远没有文字呈现的那么细致。
但是巨多文字的一大问题就是耗时真的比较长,也许哪一个点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者整体布局不够完整,就会让人懒得再拿起。所以看书其实是一个培养专注力的东西。
说回这本小说,讲的其实是为什么夏冲人生中三次拒绝讲话的故事,他总是显得那么不同,当然也有不去反思自己,乱发脾气等缺点。从深层次说的是一代代人的往复,夏冲本人也无可奈何做出了很多选择。我们的生活,日复一日,有时候干涸的像是沙漠的骆驼漠然前行,有时候又在热带雨林般雨水充沛的地方疯狂成长。
看完这本书,我希望一个人做一次长途旅行,有山更要有水,最好有些许村落,环境要幽美。只带一部能打电话的手机和一个长时间待机的电脑,可以是半个月,可以是一周,慢慢的走,随意的走,静静的想,甚至不去和任何人交谈,仔细体会着和自然的关系,认真回想着以前。
小说中吸引我的是主人公夏冲不急的态度,我想是长时间的散漫导致,即便去了600里的县城上高中,他也没有去好好学习,只是勉强的应付着,似乎不对考大学发愁,在以后的岁月里也没有一点着急的迹象,他没有什么长远的规划,只是顺着走着,不对什么着急,让一切静静的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