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读书笔记的分享,是看了昨天润总公众号发出的文章,结合一些自己的思考,发表的一些小小的个人感悟。
然而,我今天想要分享的内容,不是针对年中如何制定战略的。
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岗位来说,并不能太多接触到公司战略层面的事情。但是,我在这篇文章当中看到了可以延伸出来的对自己的反问,对自己近半年个人工作战略和个人成长的反问和思考。
所以接下来,我会按照润总在文中的表述内容和顺序,完成一串对自己的追问。
到底什么是“战略”?
从企业战略迁移到个人战略角度上考虑,今年要提高自己的沟通协同能力,这是目标,不是战略,战略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协同能录,是关于“如何”的问题,是回答“达成路径”的问题。
如何复盘?
问自己三个问题:
(1)从年初到年中完成的结果来看,这半年做到(没做到)什么?
沟通也包括很多方面,但一个会议沟通,就可以包含一对一沟通,一对多沟通和大会沟通。这半年,一对一沟通的能力提升了,一对多沟通能力有所欠缺,大会沟通能力未做到,还是难以克服心里的沟通障碍。真实的去梳理自己做到和没做到的结果。
(2)从方法角度看,这半年做对(做错)了什么?
反思:做的这些是,是不是合理的、符合价值观的。哪些是正确的事,继续做,哪些是错误的事,立刻停止做。
其实每次回顾自己去年或者上半年的经历,都会发现总有一些事情是你做的不到位的,换一种做法可能会达到更好的结果。
但是没关系,这些都是过程,重在你意识到了这些,并且在接下去的日子刻意注意你需要改变的地方。回顾这些是为了更好的做好以后,重点在于接下来会怎么做。
我在回顾上半年的工作,脑海里浮现了好几个人际沟通的例子,我也会想:如果当初自己那样说就会更好。但是也认识到,我这样反思是为了接下来把这类相同的问题和沟通的方式调整到比之前好的状态。
(3)哪些是没有做,要开始做的?
为了实现自己年初制定的战略,为了实现目标,具体的关键成果是怎样的,有没有需要调整的行动计划,有没有需要增加的行动计划。
去年底,我给自己定了几个一些目标,等到年中拿出来一看,不行,很多地方已经不适用了。因为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必须进行重新的制定和调整。
我个人的理解:制定目标和计划,是需要经常拿出来确定一次的。做计划并不一定是要照着这个完全执行,甚至做计划是为了让你有个大致方向,然后在这个方向上进行优化、填充、修改、调整、新增。
有时候8条目标,可能会改了其中一半。但是这个过程何尝不是一次自己的思考和梳理呢?
有时候做月计划,甚至到月中拿出来一看就必须要调整了。像今年我自己的计划里面原本是没有看书这个目标的,但是到了年中,确定接下去半年是要必须定下看书目标的,而且看什么类型的书也会确定下来。
打赢这场必胜之战
这件事,应该足够重要,对我个人有足够的战略意义。
看书、写作、是我给自己定下下半年一定必须要完成的目标。这两件事虽然不可能这样去做了立竿见影看到结果,但确实对我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因为大量学习一些知识,沉淀一些我需要了解的内容,相当于是我把千钧之石推上万仞之巅的过程。我相信它等到有一天,可以积累到足够大的势能,等到把它推下去的时候。所以这两件事,对我来说就是我必须要打赢的必胜战役。
把目标,翻译成任务
战略解码,必须包含2次翻译。
(1)一次是把战略翻译成指标。
举个例子: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我接下来半年的战略,最终提高我的写作能力是我的目标。
那我的指标是什么呢?
可以是我最终可以达成每个月输出8篇高质量文章,可以是我达到投稿的水平等等
(2)把指标翻译成任务。
这是第二次翻译。为了完成这个指标,如何分解任务呢?
同样例子:我会给自己制定清晰、明了的任务。比如我会规定自己参加完2期写作训练营,我会在这个阶段强制自己输出一定篇数的高质量长文内容、我会规定自己在一定时间期限内,看完哪几本书。
通过各项任务的分解,去确保我可以完成自己定下的指标,通过自己定下的指标,去实现我达成个人战略的路径。
虽然我觉得用在个人身上可能用战略这个词不太恰当,用个人目标更为合适。但是看到润总发的这篇内容有感,还是想要聊一聊自己的理解和引发的几点思考。
如果用一句调侃的话来结尾,我会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那么谈战略,好像我也可以聊一聊个人战略。
上进行优化、填充、修改、调整、新增。
有时候8条目标,可能会改了其中一半。但是这个过程何尝不是一次自己的思考和梳理呢?
有时候做月计划,甚至到月中拿出来一看就必须要调整了。像今年我自己的计划里面原本是没有看书这个目标的,但是到了年中,确定接下去半年是要必须定下看书目标的,而且看什么类型的书也会确定下来。
打赢这场必胜之战
这件事,应该足够重要,对我个人有足够的战略意义。
看书、写作、是我给自己定下下半年一定必须要完成的目标。这两件事虽然不可能这样去做了立竿见影看到结果,但确实对我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因为大量学习一些知识,沉淀一些我需要了解的内容,相当于是我把千钧之石推上万仞之巅的过程。我相信它等到有一天,可以积累到足够大的势能,等到把它推下去的时候。所以这两件事,对我来说就是我必须要打赢的必胜战役。
把目标,翻译成任务
战略解码,必须包含2次翻译。
(1)一次是把战略翻译成指标。
举个例子: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我接下来半年的战略,最终提高我的写作能力是我的目标。
那我的指标是什么呢?
可以是我最终可以达成每个月输出8篇高质量文章,可以是我达到投稿的水平等等
(2)把指标翻译成任务。
这是第二次翻译。为了完成这个指标,如何分解任务呢?
同样例子:我会给自己制定清晰、明了的任务。比如我会规定自己参加完2期写作训练营,我会在这个阶段强制自己输出一定篇数的高质量长文内容、我会规定自己在一定时间期限内,看完哪几本书。
通过各项任务的分解,去确保我可以完成自己定下的指标,通过自己定下的指标,去实现我达成个人战略的路径。
虽然我觉得用在个人身上可能用战略这个词不太恰当,用个人目标更为合适。但是看到润总发的这篇内容有感,还是想要聊一聊自己的理解和引发的几点思考。
如果用一句调侃的话来结尾,我会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那么谈战略,好像我也可以聊一聊个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