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新教育要求我们的课堂迫切进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第二重境界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第三重境界,也即新教育人提的从浪漫——精确——综合的过程,阅读也是如此。
比如一开始只是对感兴趣的书籍选择读一读,然后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有针对性的阅读专业书籍,最后又回到综合。
反思我现在属于哪个阶段呢?既看专业书籍,又看其他文学性的作品?
今天还读了司马迁的《史记——世家卫康叔世家第七》,讲的是庄公蒯聩是出公的父亲,逃亡在外时怨恨,时,大夫们不迎立他为国君立。元年即位后,庄公想把大臣们尽数杀死,说:“我在外很久了,他们也曾经听说了吧?”大臣们想做乱,庄公才不得不罢休。读到此,不由想到一句话得饶人处且饶人,放人一马也是给自己一条退路。
《世家.宋徽子世家第八》讲纣王无道,太师少师被辉子劝离时说,父子是骨肉情,臣主是义理关系,所以父亲如果有过错,而只要次劝不听,就随他而嚎哭,人曾如果屡次规劝,君子,,如果不听,那么从义上讲,人应该远离君王,读到此,不由得想:夫妻呢?如果是夫妻呢?就离婚吗?卢伟亮,你能改吗?说得听吗?